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煤气化技术合作应立足于解决长远问题
煤气化技术合作应立足于解决长远问题
  • www.chemmade.com
  • 2019-02-27 09:43:06
  • 中国化工报
  •   在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教授贝恩德·迈耶(Bernd Meyer)的职业生涯中,迄今发表了250多篇学术论文,在国际会议上做大会报告60余次,拥有100多项和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技术相关的专利。近5年来,迈耶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与煤气化相关的项目近20项。他曾多次来中国进行技术交流,并在201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国际杰出学者。

      “坦率地讲,亲身经历告诉我,国外研究所和中国企业的合作比较难。企业在与我们交谈时,大多不看战略合作、开发技术,而是致力于追项目、建工厂,期待立竿见影、马上见效。他们大多这样说——‘你的东西可以做什么?’‘能否在近期带来效益?’‘多少钱可以卖给我?’‘项目技术最好成熟,最迟3~4年就必须见效’。这样太着急了!” 迈耶教授指出,一项技术开发起码要5~10年,他所在的研究所侧重于从非可循环碳经济向循环碳经济转变的各种问题,重点是通过合成气生产、热解和合成技术,实现碳资源的可持续转化,立足于解决长远问题。

      比如,城市垃圾治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现有气化技术有潜能做这件事。迈耶教授建议,可以先选定一个城市作为示范,由中国和德国专家、政府人员、垃圾回收公司、气化公司等先设立一个工作小组,确定各自的职责,提出10~20年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按步骤提出需求,由研究所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可以通过对示范城市垃圾的特性持续研究,合理设定气化公司的经济规模,以及决定生产合成气还是公共天然气。

      对于世界煤气化技术的现状,迈耶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气流床方面,创新出新的东西比较难,但优化在持续不断进行,有3种发展趋势。第一个趋势是走向更大型化和提高压力。更大型化就是日投煤量向4000~5000吨发展;提高压力就是从4.0兆帕提高到6.5兆帕,以降低运行成本。第二个趋势是提高碳转化率。可以将碳转换率从93%~95%,提高到98%~99%,使灰渣达到玻璃渣水平。第三个趋势是原料多元化。比如,印度信诚工业公司就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的石油焦气化项目。

      流化床方面,由于走不一样的气化路线,有比较多的创新与突破,特别是在高反应性能的进料(如垃圾)方面。比如,加拿大ENERKEM公司承建了埃德蒙顿垃圾处理和气化厂,阿克苏诺贝尔正考虑在荷兰使用ENERKEM的流化床气化技术处理塑胶废物,日本荏原也在应用流化床对垃圾进行气化处理方面取得成功。不过,利用废物进料进行气化也有缺点——在低压运行 (1.0兆帕)的模式下, 废物进料处理方面需要高投资。

      固定床方面,为了降低运行成本,也在走向大型化。现有的两种固定床中,干粉排灰炉(如鲁奇炉)正在走向大型化,并在降低洁净水的需求和降低污水排放方面取得了成果。另一种是熔渣气化炉,已经完成了中试,实现了原料和产品的多元化,不光进料可以不同,产出的产品也可以不同。此外,通过完全的碳转化,该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煤气化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