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产品资讯 > 钛白粉淡季价格坚挺 市场正在构筑坚实底部
钛白粉淡季价格坚挺 市场正在构筑坚实底部
  • www.chemmade.com
  • 2018-02-07 13:54:24
  • 中国有色金属报
  •   1月钛市场回顾

      1月,钛矿下游需求转弱以及下游产品价格弱势调整,钛矿整体需求不旺。虽说国际钛白粉企业相继调涨,但是1月份临近我国农历春节,市场整体仍处于淡季,国内需求环境疲弱。一月下旬开始,年前的钛矿采购基本结束;部分下游企业将进行春节检修,交投将极为有限。这些因素都令钛矿需求短期难以提升。

      而供应方面,进口钛矿仍在陆续到港,供应源源不断。进口钛矿就总量而言,仍是供应大于需求。预计年前进口钛矿仍将延续当前行情,随着采购陆续退市,市场回归平淡。

      目前进口矿价格环比持平,越南A矿含税稳定在1700元~1800元/吨,外盘FOB220~230美元/吨;非洲、澳洲钛矿国内港口报价集中在1600元~1700元/吨之间,外盘CIF195~220美元/吨。

      1月国内氯化渣价格继续下探,降幅在100元/吨。下游企业压低氯化渣采购价格后,钛渣企业生产积极性明显遭受打击,并下调了在国内的销售量,部分企业转为以出口订单为主。1月酸渣价格基本大体保持平稳,报价区间向低价靠拢。由于下游企业减产导致酸渣需求量下降,酸渣企业采取减产增库存的方式来平衡市场上的供货量,以保持价格的稳定。

      1月中旬,四氯化钛价格出现了小幅回升,涨幅在200元/吨左右。同时,镁锭价格上涨了约500元/吨。四氯化钛及镁锭价格的上涨都给海绵钛企业增加了成本压力。目前,国内海绵钛价格仍然维持在5.5万元~5.6万元/吨,市场供需相对稳定。钛材市场表现依然不温不火,传统的钛板、钛管价格没有明显变化。

      1月钛白粉行业开工率进一步回落,以匹配市场需求。国内钛白粉需求依然处于淡季,但出口市场出现好转迹象。虽然部分企业销售价格有所松动,但市场整体依然保持平稳,且下游用户及贸易商对后市较有信心,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当前价格已经达到或接近底部,难有明显的下行空间。而在春节后,随着下游工厂陆续开工,钛白粉价格有望回升。

      氯化法钛白粉产量再上新台阶

      由于技术门槛较高,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长期被国外少数企业所垄断。我国钛白粉企业数量和总规模虽大,但一直采用的都是硫酸法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与国外氯化法钛白粉始终存在明显差距。但随着近些年国内钛白粉企业对技术研发投入力度的增大,国内钛白粉企业正在逐步突破坚固的技术门槛。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氯化法钛白粉产量为15万吨左右,同比增幅接近50%。

      长期以来,我国仅有一家氯化法钛白粉生产企业,年产量不足3万吨。2014年以后,我国氯化法钛白粉产量进入快速增长期。2015年产量突破5万吨,2016年产量突破10万吨。近5年间,我国氯化法钛白粉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50%。

      至2020年,我国氯化法钛白粉产能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初步统计,未来3年间我国氯化法产能将突破40万吨,产量也将持续保持较高增速。

      攀枝花钛产品产量创新高

      据四川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协会调研统计,2017年攀枝花市钛产品产量大幅增长,钛精矿、钛白粉、海绵钛等多个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钛精矿、钒产品等产能、产量仍居全国第一:

      (1)钛精矿产能约372万吨,预计产量260.17万吨,同比增加21.1万吨,增长8.83%;

      (2)钛渣产能为60.2万吨,约占国内钛渣产能的30%左右,预计产量26.97万吨,同比增加11.838万吨,增长78.23%;

      (3)钛白粉产能65.52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25%左右,预计产量46.785万吨,同比增加11.2568万吨,增长31.68%;

      (4)海绵钛实际产能1.5万吨,预计产量1.57万吨,同比增加0.15万吨,增长10.56%。

      国内氯化渣持续走低厂家转以出口为主

      元旦刚过,国内氯化渣价格再度下滑,降幅在100元/吨左右。这也使得北方钛渣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大幅受挫。据某企业负责人透露,由于该价格过低,该厂的合同价格并不以其做参考,而是坚持此前的价格来签订合同。虽然签售量不大,但可以维持成本。此外,北方部分钛渣企业与国外采购企业签订了氯化渣的供销合同,出口价格较国内价格高出10%以上。因此,国内钛渣企业在拿到出口合同后销售压力明显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挑选订单的底气。

      鉴于当前氯化渣生产成本及供需形势,预计未来国内氯化渣市场下跌的势头有望得到改善。首先,氯化渣的生产成本相对固定,没有明显的回落,这将对价格起到支撑作用。其次,国外订单使得国内钛渣企业拓展了销售渠道,氯化渣供需形势有所改观。此外,下游企业虽然也面临着销售淡季的困扰,但经营情况明显优于钛渣行业,即使氯化渣价格不变,下游企业也有能力承受。因此,笔者认为在原料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未来国内氯化渣价格将逐步企稳。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钛白粉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