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产品资讯 > 中科院成功研发潜伏型多硫醇固化剂
中科院成功研发潜伏型多硫醇固化剂
  • www.chemmade.com
  • 2015-03-17 09:33:08
  • 中国化工报
  •     日前,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一研究团队初步开发出一种潜伏型多硫醇固化剂。研究团队拟将潜伏型多硫醇固化剂推广至高固体分、粉末涂料领域,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目前,硫醇化合物合成有多种常用方法。这些方法都存在步骤多、工艺复杂、强碱性反应体系、长时间酸解、原料危险性高、易生成双硫键、生产成本高等局限。找到一种非强酸强碱、条件温和、适宜大量制备的方法成为合成硫醇化合物的一项挑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乙酰基转移生成巯基的方法有过几篇文献报道。但该方法总体收率偏低(60%左右),一直乏人问津,未能成为常用的硫醇化合物合成方法。
        
        宁波材料所乌学东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分析认为,收率偏低的原因可能是在金属离子强碱存在下,双硫键更易生成,而且酯基也容易在此条件下降解。因此,他们试用了碱性弱一些的有机胺类作为催化剂。结果发现,在氯仿、二氯甲烷、甲醇等有机溶剂中,20℃~30℃条件下,三乙胺、甲基二乙胺等能催化这一反应快速进行,得到相应的硫醇。该反应条件温和快速,几无双硫键生成,硫醇收率>90%。
        
        基于这一成果,研究团队近期初步开发出一种潜伏型多硫醇固化剂。传统的多硫醇固化剂具有低温快速固化、低毒、高光泽、高保光等突出特点,但恶臭、结皮、高成本等缺点,使其应用严重受限。新型潜伏型多硫醇固化剂则继承了优点,克服了缺点。
  • 文章关键词: 多硫醇固化剂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