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产品资讯 > 多重因素推动下 二氯乙烷产业链将继续发展
多重因素推动下 二氯乙烷产业链将继续发展
  • www.chemmade.com
  • 2025-02-28 09:45:18
  • 中国报告大厅网
  •   二氯乙烷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作为生产氯乙烯(氯乙烯单体,VCM)的原料,氯乙烯是制造聚氯乙烯(PVC)等材料的基础原料。二氯乙烷近年来市场需求也在持续上涨,未来发展前景积极乐观。以下是2025年二氯乙烷市场分析。

      二氯乙烷市场行情

      2024年全球二氯乙烷市场规模达199亿美元,《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二氯乙烷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240亿美元。原油需求增加将促进二甲基亚氨基的销售,原油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政府为满足终端需求而采取的措施不断增加,预计将为亚太市场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2024年亚太市场占比达20%。2024年直接氯化主导全球二氯乙烷市场,由于迫切需要降低二氯乙烷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排放,这种生产工艺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

      二氯乙烷进口来源国主要有韩国、美国和沙特,占比分别约40%、30%和15%,其它国家进口合计约15%。目前外采二氯乙烷的聚氯乙烯企业主要有齐鲁石化和宁波韩华,来源以进口为主,约占70-80%,采购量不定。上半年德州实华曾经采购过部分二氯乙烷,用于姜钟法PVC生产,下半年因装置停车,未采购。

      二氯乙烷市场分析资料显示2025年2月6日,山东省的二氯乙烷(国产,含量99.9%)市场价为2780元/吨。2025年2月13日至2月17日期间,二氯乙烷全国主流市场均价保持在2442.50元/吨左右。2025年2月18日,二氯乙烷全国主流市场均价下跌至2372.50元/吨,跌幅为2.87%。随后至2025年2月21日,二氯乙烷全国主流市场均价维持在2372.50元/吨不变。

      中国市场上二氯乙烷的供应主要由国内外生产厂家提供,其中上海氯碱、新浦化学、天津大沽和江苏瑞恒等是国内主要的二氯乙烷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的供应量仅占国内需求量的30%不到,因此中国对二氯乙烷的进口依赖度较高。随着聚氯乙烯等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氯乙烷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作为全球二氯乙烷的主要消费国之一,其乙烯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的年产能已达数百万吨,其中约70%以上的二氯乙烷需求依赖进口。

      二氯乙烷市场产业链

      二氯乙烷的生产依赖于一些基本的上游原料。主要的原料包括乙烯、氯气等。这些原料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来合成二氯乙烷。乙烯是二氯乙烷生产的基础原料之一,通常来源于石油或天然气的裂解。在乙烯的生产过程中,烯烃裂解是一个常见的途径。乙烯不仅是二氯乙烷的重要原料,还是许多基础化工品的前体原料。氯气通常通过氯碱电解法从氯化钠中提取。在二氯乙烷的生产中,氯气与乙烯反应生成二氯乙烷。这一反应通常是通过加氯反应来完成的,因此,氯气的供应情况直接影响二氯乙烷的生产。

      二氯乙烷的主要下游应用包括生产氯乙烯、溶剂、农药、药物等。以下是二氯乙烷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二氯乙烷的最大用途之一是用作氯乙烯单体(VCM)的原料。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聚氯乙烯(PVC)。PVC材料在建筑、管道、电线电缆、包装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氯乙烯的需求直接推动了二氯乙烷的需求。二氯乙烷作为一种重要的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油漆、清洁剂、化学试剂等领域。它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因此在化工、制药及环境保护等行业具有重要作用。

      二氯乙烷市场分析显示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二氯乙烷的生产工艺将更加注重环保。例如,采用低能耗、低排放的生产技术,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随着全球市场的需求增长,二氯乙烷的生产企业可能会加快全球化布局,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如亚洲、非洲等地,增加生产和销售渠道。二氯乙烷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尤其是在新型材料、医药化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将推动其市场需求的增加。

      总体看来,二氯乙烷产业链涵盖了从上游原料的采购到下游广泛应用的全过程。在全球化市场、环保法规以及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二氯乙烷产业链将继续发展,保持其在全球化工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二氯乙烷产业链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