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周四,中国24度棕榈油价格参考10070元/吨,52度棕榈油价格参考10000元/吨,同比本周一24度棕榈油价格10330价格下降260元/吨,同比周一52度棕榈油价格10220元/吨下降220元/吨;此次棕榈油价格走强在11月11日达到最高点,其中24度棕榈油价格触及10330元/吨,52度棕榈油价格达到10260元/吨,此次价格达到高点后受相关油脂宽松及产地生物柴油需求预期拖累价格走弱,短期市场多空分歧明显,等待市场明确后续走势。
此次棕榈油价格走强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由于中国棕榈油买船存在缺口,市场对后续存在供应偏紧的预期,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宏观经济动荡,部分资金进入商品市场,对商品市场整体价格有所提振,资金配合叠加基本面支撑,棕榈油价格短时间内走强明显。
基本面来看,本年度国际棕榈油价格基本并未跟随中国棕榈油基本面运行,产地整体逻辑遵循其本身生产周期及印度接盘逻辑。
中国棕榈油进口量整体表现低迷,总体呈现了旺季不及进口最高点,淡季低于进口量最低点的态势。截至2024年9月,中国棕榈液油+棕榈硬脂+起酥油的进口量为353.43万吨,2023年同期为465.16万吨,同期下降111.73万吨,降幅24.02%;因此在本年度中国棕榈油进口量低迷背景下,国际棕榈油价格定价基本脱离中国,产地遵循自身生产规律及印度销区采买节奏定价为主。
回归到当下行情来看,产地开始受到前期棕榈油价格上涨过快带来的副作用,即棕榈油价格在大部分地区失去性价比后,市场开始减少棕榈油的应用,比如中国销区来看,市场在豆棕价差持续走阔的背景中,大部分棕榈油被替代,目前市场仅有部分化工方面应用刚需采买,被动跟进,市场总体情绪低迷,偶尔听闻部分逢低买入集中成交订单。
国际方面,近期随着美国总统大选落幕,新总统人选确定后,市场开始对新总统及其幕僚政策开始前瞻,在本周由于市场预期新总统团队对生物柴油行业的情绪不高,其团队对能源方面的政策仍然偏向传统石油,因此市场开始担心后续美国生物柴油产量下降后豆油市场的供应量增加,届时将会对棕榈油市场份额有所冲击,因此产地价格在此时应声而下。
仅有预期方面利空不足以对棕榈油价格构成根本性的压制,所以另一则来自产地消息在本周中国的行业会议上发布并且进行了错误的传播,虽然最终的消息已经被澄清与刚开始传播的消息不符,但棕榈油下行后寻找到支撑并未延续前期强劲态势运行,该消息的主旨意思为“印尼的生物柴油政策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去落实”,因此市场对短期棕榈油需求亦是感到担忧,价格有所下滑。
因此在近期及远期的需求担忧下,棕榈油盘面主力合约价格从前期的10334元/吨下挫值10000元/吨重获支撑,而后在此价格附近盘整,市场整体观望后市,等待更多消息明确后续方向。
后续方向方面,多空当前各执一词,据追踪来看,当前市场看多的投资者表示,中国棕榈油库存仍然低位,市场供应存在缺口,国内四季度到港量总体有限,01合约存在逼仓的可能。而看空的投资者认为,产地产量本年度错配,四季度可能仍然不遵循常规市场增产减产逻辑,四季度产地可能仍然呈现增长态势。
产地逻辑:
对于产地方面,追踪的最新MPOB数据来看,马来西亚10月棕榈油产量为179.73万吨,环比9月产量下滑1.35%;出口量为173.24万吨,环比9月出口量增加12.99%;库存为188.46万吨,环比9月下降6.42%,本地消费为19.41万吨,环比增加31%;另外马来西亚棕榈油进口量在10月上升至1.6万吨,环比9月0.55万吨涨幅19.82%;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产地目前卖压并不明显,在中国市场放缓采购节奏后,产地并未完全丢失需求市场,产地出口重心转至印度,而马来西亚方面来看,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供应除自身生产外仍然需要少量进口来填补部分缺口,因此短期棕榈油价格上涨是有逻辑支撑的。
国内逻辑:
那么国内市场方面,在中国库存低位,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市场逻辑究竟会趋向供应还是趋向需求,对此认为,当前在供应偏紧的大背景下,产品价格可以无限放大,因此市场主要关注点仍然需要回归到中国CNF市场的成交动态,在中国市场能够买入棕榈油提升自身库存水平的节点上棕榈油价格自然会有所回落,如若产地价格继续维持高价,自身卖压并不凸显的,那么中国将会继续延续当前库存低位、需求低迷,棕榈油价格被动跟进的态势。
预测:
短期来看,中国市场将跟随产地价格高企节奏,但近期来中国棕榈油CNF市场开始有少量成交订单听闻,后续仍需关注成交动态。
价格方面,预计棕榈油价格将会在10000-10500元/吨区间内盘整运行,后续根据中国市场的供应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在中国市场买入足够棕榈油提升库存水平前棕榈油价格预计高位运行为主。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