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五年中国炼油能力发展历程
据监测统计,截至2023年中国共有162家炼厂,原油总加工能力为9.84亿吨/年,同比上涨0.18%。其中,主营炼厂一次加工能力为6.01亿吨/年,独立炼厂一次加工能力为3.83亿吨/年。大型炼厂34家,产能5.10亿吨;中型炼厂51家,产能3.31亿吨;小型炼厂77家,产能1.43亿吨。
2023年行业占比前十位的企业产能为2.28亿吨,占全国炼厂总产能的23.17%。其中,主营1.44亿吨,占比63.16%,民营0.84亿吨,占比36.84%。大型炼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及东北等区域,沿海优势凸显。
2019-2023年中国一次产能复合增长率为1.83%。2019年我国炼能首次突破9亿吨,一举超越美国居于世界榜首。2019-2021年,炼化一体化集中投产是炼能快速增长的主要推手。2022年,炼油企业整合效果逐步显露,多区域炼能闲置及拆除,我国炼油能力首次出现下降。2023年,得益于京博石化海南炼厂投产运行,我国炼油能力再创新高。不过,十四五减油增化大背景较大程度上缓和了炼油供应的增长。
2、不同规模炼厂产能利用率对比分析-小型炼厂波动与价格相关性增强
截至本周期(20240216-0222)中国维度炼厂产能利用率为71.80%,环比跌0.19%,同比提升0.29个百分点。经数据测算,目前大、中、小型炼厂开工波动率分别为2.28%、2.92%、13.14%,表明小型企业开工波动率更强,负荷波动接近大、中型炼厂的4倍。之后通过价格与开工联动性比对发现:现阶段与成品油价格相关性较高的同样为小型炼厂开工数据。因此,建议客户可重点关注小型炼厂产能利用率的波动变化。
继续根据不同规模炼厂产能利用率数据细分,2023年产能利用率最高值出现在9月份,为76.48%,同比上涨8.55%;主要是兰州石化、大连锦源、鑫海、丰利、鑫岳、齐成、岚桥、万通和利津炼厂均在月内结束检修,提负开工所致。而通过对比2023-2024年开工变化率可以看到,近两年民营大炼化企业开工值数据提升最快,两者年初同比变化率达12.76%,成为拉动中国维度总产能上涨的主因。
本周期(20240216-0222)大、中、小型炼厂及民营大炼化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1.28%、68.63%、45.21%及102.50%,较上周回落0.02-0.84个百分点不等;其中,中、小型炼厂开工率回落更为明显;主因中化弘润、科力达石化、胜星化工均因沥青产品利润下滑降低了开工负荷。
3、不同规模炼厂炼能与利润联动分析-开工率与炼油利润、裂解价差趋同运行
本周期(20240216-0222)炼油利润及裂解价差均与开工率走势基本趋同。主因原油成本端受地缘冲突延续影响接连收涨,但节后成品油市场需求表现未及预期,中下游经短暂性刚需补库后便回归观望;另叠加多区域雨雪天气加持,货运不畅,交投转弱,炼厂端主动降负减产降价,最终带动炼油利润与裂解价差双双走低,并尤以柴油波动更为明显。
目前,国内炼厂产能利用率处于年内中位水平,较年内高点回落0.96个百分点,于成品油价格支撑略有增强。不过,考虑春节过后暂无假日提振,汽油消费下滑速度或将加快;与此同时,国内多区域雨雪天气致炼厂出货运输不畅,后续伴随库存压力凸显,产能利用率继续下行概率较大。
4、后市展望-3月炼厂检修集中开启利好油价上行
展望未来,伴随200万吨/年以下落后炼能有序淘汰,小型炼厂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据资讯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拥有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的炼厂尚有32家,合计炼能超过3150万吨/年。我国目标在2025年实现炼化一体化率20%,未来5年将是新建大炼化项目落地与落后产能淘汰双线并行推进时期,2030年之前一体化和多元化将是国内炼厂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代表项目有镇海炼化二期、裕龙岛炼化一期等。
据数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涉及检修的炼厂共计12家,大型炼厂2家,中型炼厂1家,小型炼厂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4家;检修涉及产能共计5400万吨/年,同比增加33.33%;共计原油损失量403.65万吨,同比涨8.61%。由于国内炼厂检修期均于3月陆续开启,届时产能利用率走低,或一定程度利好油价上行。建议业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备货周期。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