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春节至今,国内沥青接连上涨,截止2月15日国内沥青加权均价为3638元/吨,较春节前上涨4.4%,最高累计涨幅300元/吨。分地区来看,尤其西北、西南及华北地区涨幅更甚。
分析价格上涨原因,首当其冲的是成本端的支撑;其次是低供应格局。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国际 原油价格走势,在今年年初即突破并站稳80美元关口,此后延续上行步伐,截至2月14日 布伦特期货价格已逼近95美元/桶的高位。在原油价格涨势抢眼下,加剧了沥青生产利润进一步亏损,截止2月14日生产沥青理论利润亏损176元/吨,虽然国内沥青价格涨势不断但较成本上升速度仍显“逊色”。
那么,基于加工沥青理论利润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炼厂加工积极性,截止2月15日,沥青装置产能利用率降至25.6%,同比近5年位于最低位。抛除受冬奥会影响因素,更多炼厂表示此时生产渣油等流向船燃及深加工更有优势,因此在低开工带动下,沥青价格上涨明显。
然而,虽然次轮价格上涨明显,但作为季节性较强的产品,国内沥青需求端差强人意,尤其当前高价,对于业者来说入市积极性不佳。从炼厂库存增减来看,除了有到期合同和客户订单移库外,当前厂库库存增幅仍较为明显。预计短期内,如若原油处于高位震荡,国内沥青易涨难跌,但仍需考虑的是到期合同及需求延后态势或造成个别地区价格有所松动。从中长期来看,目前市场释放的有利信号不管是“十四五”《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推进落实,还是专项债项目的落地,在一定程度支撑市场业者对后市预期看好,沥青价格或维持易涨难跌的走势。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