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物流资讯 > 风电产业推动玉门物流业快速发展
风电产业推动玉门物流业快速发展
  • www.chemmade.com
  • 2011-06-16 09:39:18
  •   物流火了经济活了农民发了

            挖土、拉运石料、运送风电设备……时下,玉门风电产业在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城乡和谐的大业中发挥着强有力的助推作用,成为带动玉门农民创业致富的助推器。
      
      代家滩村的6个包工头
      
      走进玉门镇代家滩村,不远处,就是座座风塔和片片旋转的风叶。在代家滩村周边,有洁源三十里井子、玉鑫和大唐等大型风电场。
      
      提起农户收入情况,代家滩村党总支副书记龙天佐说:“借风发展,我们村农户收入好着呢!风电产业带动了一批能人,搅活了我们村的经济。”
      
      “说起风电产业,首先得说说6个包工头的故事。”龙天佐说。
      
      包工头周恩惠,一开始在鑫风集团干浇筑基础等体力活。后来,他贷款购置了1辆皮卡车,组织本村20多个村民在风电场干活;
      
      包工头刘国强,2005年起就开始组织本村村民在洁源风电场承包土建工程;
      
      包工头张彦,2007年起在大唐风电场干土建工程,如今组织村民走出家门,在湖北风电场承包工程;
      
      包工头蔡永华,长期组织村民在大唐风电场拉沙、挖土、种树等,被称为风电场的“钟点工”.
      
      ……
      
      一说起这6个包工头的故事,龙天佐一脸的自豪。
      
      “别小看这‘小打小闹',挣钱多不说,还不误农时。”龙天佐说,“不忙的时候,我们都愿意去风电场打零工。”
      
      因为风电产业的带动,代家滩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今年春节回家过年的张彦告诉龙天佐,他带领村民在湖北风电场干活,没有技术的村民一年下来包吃包住净挣五六万元,有技术的一年净挣8万多元。
      
      随着风电场的纷纷入驻,用工量越来越大,村民的工价也“水涨船高”.龙天佐说:“去年每人每天六七十元,今年涨到了每人每天七八十元。有技术的村民工价更高。去年,一个泥瓦匠每人每天120元,今年涨到了160元。就是这样的工价,人还不好找。”
      
      “从1997年开始,我们村的农民就尝到了风电产业的’甜头‘.”龙天佐说,“那时候,洁源风电公司在这里搞试验。我们村的村民拉沙、挖土等,每人每天能挣二三十元。”
      
      “如今,风电产业还带动了土地流转和蔬菜种植。”龙天佐说。代家滩村有610多户2600多人,其中,在风电场务工的村民有四五百人。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7632元,其中来自风电产业的就有2312元。预计今年人均来自风电产业的收入将增加500元。
      
      车轮滚滚财源来
      
      如今,在玉门市广大农村,很多农民购置货运车辆,自发组成了“专业车队”,与风电企业签订长期合同,拉运材料和设备。这不仅解决了风电企业材料、设备运输难题,而且鼓起了自家的腰包。
      
      下西号乡石河子村村民徐胤飞就是典型。他说:“自2009年购置装载机以来,我一直在风电企业搞运输,一年能收入十几万元。这几年路况改善了,开车也很放心。”
      
      前些年,徐胤飞开着卡车在外地跑运输。“出门在外,风险大。即便起早贪黑地干,挣得也不是很多。”
      
      后来,徐胤飞认准:只要有技术、有车,在玉门风电场干一定不错。于是,2009年,他卖了自家的卡车,投资60多万元购置2辆装载机,先后在大唐等风电场修路、开挖基础、拉沙、运土等。
      
      徐胤飞告诉记者,很多村民这几年也纷纷购车在风电场跑起了运输。今年3月,他就组织本村近30辆车在风电场承包了小型工程,收入一直不错。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