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染化行业创新应从哪儿入手
染化行业创新应从哪儿入手
  • www.chemmade.com
  • 2015-04-23 11:05:28
  • 中国化工报

  • 染化行业创新应从哪儿入手


        在一台正在工作的大型打印机前,随着一位熟练的工作人员按下电钮,片刻间就让白布变身花布,而且可以根据设定的程序随时转变花型——这是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染料工业及有机颜料、纺织化学品展览会上上演的一幕,魔幻般的场景让人提前感知“工业4.0”时代的魅力。

        
        在这届染料展上,数码印花等创新技术可谓赚足了眼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高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另外,在环保、人工和物流等成本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基础型大宗染料的利润不断受到蚕食,高附加值、绿色化和专用型产品成为企业研发的方向。
        
        下游升级助上游转型 数码印花领域空间大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田利明表示:“与往届展会相比,本届展会不但展出面积增加15%,达到4万平方米,而且观众人次增加20%,达到48976人次。另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届展会专门开辟了数码印花及印染自动化技术的展区,可以让更多的染颜料及纺织化学品企业了解下游印染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产品需求的新趋势,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
        
        “在很多时候,下游印染技术的转型升级,是染颜料及纺织化学品创新的重要推手。”谈到行业的创新,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理事长史献平表示。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康宝祥介绍,数码印花在中国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这种技术可以节省昂贵的制网成本、仓储空间、取样时间,而且无需制浆和洗网洗桶,能获得更高的得色率,可以说是绿色转型的方向。
        
        台湾永光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展区内的两个身着时髦花色服饰的模特引人驻足观看。该公司技术销售工程师高维麟表示:“数码印花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你可以进行小批量印染,根据个性化需求设计花色,为客户提供订制化服务,实现‘一米起印’。现在国际上有不少像H&M、优衣库、ZARA、MANGO这种知名‘快时尚’品牌,每一款成衣都是限量生产,短期内就会更替,数码印花正好满足了这种服饰的需求。数码印花现在在中国属于朝阳产业,消费年均增长率在15%~20%。因此,数码印花用染料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我们对这部分市场寄予厚望。”据高维麟介绍,公司这次推出的EVERJET系列数码印花染料制成的专用墨水具有高饱和高色值,优良的流动性以及优异的色牢度,公司还可根据不同的印花机喷头开发专用的墨水。
        
        宁波维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吴先国展示了公司加工的数码印花专用染料,据了解,这些染料比传统染料颗粒度更为细腻,色彩也更鲜艳。“数码印花虽然在发达国家印染行业已占有不小的比例,但是在我国的比例却不到10%。从当前的市场需求量来看,与传统染料相比,数码印花染料要小很多,但其单价和利润却更高。目前国内大多数染料产品难以满足数码印花设备的需求。进口染料价格昂贵,国内生产企业有很大的进口替代机会。我们公司就是染料的‘搬运工’,对染料产品进行精加工,使其能够得到下游用户的认可。”吴先国说。
        
        康宝祥认为,纺织数码印花所用的墨水是液体染料,对染料的纯度、含盐量要求都非常高。如果染料纯度达不到要求容易造成喷头堵塞,含盐量高会腐蚀喷头,给印染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这对染料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企业从合成创新上下工夫。因为如果合成过程中染料的纯度没有控制好,之后进行深加工使产品达标也比较困难。另外,活性染料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变质,如果制成喷墨专用墨水的话,长时间存放可能也会有问题。
        
        “后处理工序也比较复杂,原来的印染工艺中,染料与织物接触时间较长,而数码印花是瞬间染色,染料色牢度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染料如何适应新的印染手段也是需要面对的新课题。”康宝祥补充道。
        
        国内一些染料龙头企业也开始在数码印花领域布局。上海安诺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2月发布公告称,结合当前数码印花专用材料市场发展前景,拟与自然人共同出资2500万元建设安诺其数码科技项目。其中,公司出资938万元占比75%,拟形成分散数码印花专用染料产能1200吨/年、活性数码印花专用染料产能800吨/年。
        
        源头创新细化到分子 整体化方案吸睛度高
        
        我国染颜料行业已经连续多年产量居全球之首,虽然近几年来,不少企业也都将增长点从产量转移到了产品技术含量上,但是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当过去的国外染料巨头纷纷告别世界舞台之后,可以预见,剖析仿制的道路即将走到尽头,全球染料创新升级的重任就落在了中国染料人的肩上。值得欣慰的是,染料行业的创新已不仅仅停留在工艺的升级改造,源头创新开始细化到分子层面上。
        
        分散染料染色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染浴中存在的分散剂直接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且目前尚无经济而有效的对分散剂回收和循环利用技术。不仅如此,染色时,分散剂使染料增溶,降低染料的上染率,产生大量有色废水染色后,需借助还原洗和皂洗等工序去除浮色,耗能耗水。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何瑾馨分享了一项新的研究进展——一种可以在分散染料颗料表面形成所谓的“缺陷晶体”结构的染料聚醚衍生物,这种分子结构可以产生很强的锚固作用。同时,亲水作用可以使分子中聚醚链段在水介质中形成一定厚度的吸附层,从而实现对分散染料的超分散,使分散染料在染色中能够少加或不加分散剂而起到很好的自分散作用。
        
        染色过程中,湖蓝绿色系一直是业内较难操作的色系,易产生色花、色渍。广州东耀染料实业有限公司这次展出的小分子活性翠蓝染料在分子结构上解决了湖蓝绿色系的上述问题。这种染料适用的工艺也较为广泛,适用于60℃、80℃任何工艺染色,具有优良的耐盐碱性能。在化料环节,其优良的溶解度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色点的发生,加盐时极低泡沫值能减少色渍发生,加碱时超过8小时稳定性染液可减少色花的发生,优良的色牢度有助于节约皂液。
        
        上海恒彩化工展示的超分子着色剂本着从小到大与微纳化反方向的合成理念,对分子进行可控链长的聚合,利用分子修饰等技术,控制整体分子结构的尺寸,从而形成绿色环保的着色体系。该公司总经理骆晟年表示,这种新型着色剂已经在部分下游领域实现小规模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你有化验室人员不足,打样操作时间长的困扰吗?人工吸料,每个人的手势、手法、心情不一样怎么办?染料厂如何找出染色及定型的色偏移规律性?管理者如何随时掌控每日染色异常资讯?……”——和義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展板的广告语一语道出了企业在使用染料过程中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也成为染料企业抓住客户的重要手段。
        
        该公司技术服务经理李志雄表示,他们推出的超细纤维染色直通车不仅包括超高牢度分散染料、超级稳定剂以及生态安全解决方案,还包括快速打样流程、加料系统设计等一整套方案,颇有“一招解百忧”的意味。
        
        差异竞争彰显特色 绿色化是立足之本
        
        “虽然产能过剩的矛盾一直存在,但我们现在一些产品的订单要排长队,我们的秘籍就是‘打擦边球’。”山东宇虹新颜料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李艳表示,“这些‘擦边球’产品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本届展会上,差异化高端产品的身影明显增多了。
        
        中化塑料有限公司染颜料事业部沈羽展示的温致变色染料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可以广泛应用于有温度控制需求的领域;吴江梅堰三友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展出的直接混纺D型染料可采用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简化了之前涤棉或涤粘混纺织物中棉和粘必需分别染色的步骤,也降低了染色成本;喊出“必有一款适合你”口号的上海雅运公司推出的活性染料轧染、冷染敏感色主色调解决方案,可解决敏感色头尾过渡的问题;广州盛元化工有限公司展出的新一代尼龙抗氧化剂不吸收空气中的游离甲醛,是特殊结构的锦纶纤维保护剂,可以防止锦纶及其混纺织物在加工过程中出现增白织物黄变和浅色织物褪色。
        
        从环保问题使原料供应极度紧张从而拉动染料价格飙涨,到印染行业对节能减排型产品需求的增长,再到国际市场对纺织品生态安全要求不断加码,绿色化已成为近年来染化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这次展会上,参展企业及参观者最多的议题之一就是绿色化。
        
        一些企业在发布新产品时,也不忘展示自身及下游对环保安全的重视。湖北华丽染料工业有限公司在展区专门设立了安全与环保版块,彰显了企业如何致力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参展的龙头企业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这次布置的主题是“以绿色环保向世界问好”,公司展出的高强度液体染料,黄、红、橙、蓝、黑色系齐全,产品质量稳定,易于长期储存;高温型环保分散染料分散深蓝HGL150%浆可以替代分散深蓝HGL200%粉状染料;中温型环保分散染料分散黑ECD200%浆可以替代分散黑ECO300%粉状染料。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ALKN-2系列分散染料全新结构高温型分散染料,适用于碱减量染色同浴工艺,可缩短工艺流程,减少废水排放,实现节能降耗。
        
        据了解,企业对绿色化的关注和全球对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越来越高,有害物质的攻坚战难度也越来越大息息相关,因此,生态安全问题正成为影响行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要障碍。2014年,欧盟非食用消费品快速通报系统(RAPEX)对全球的通报中涉及中国纺织服装及鞋类产品的通报320起。其中,检出禁用偶氮染料10批次,占到因生态安全问题被检出批次数的66.7%,比2013年的18.8%增加了2.5倍。2015年国际市场上禁限用纺织化学品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也倒逼染颜料及纺织化学品的绿色转型。相关企业已针对这种趋势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提高认证水平,积极选用替代原料,开发新型生态安全染化料等,为迎接新的挑战做好了准备。
  • 文章关键词: 染料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