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中国电池回收产业愈发成熟
中国电池回收产业愈发成熟
  • www.chemmade.com
  • 2020-12-23 09:53:50
  • 中国能源报
  •   数以百万计的电动汽车正在生产和使用,但全球尚未就报废电池回收做好准备。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未来10年电动汽车数量将增加800%,而每辆车都装有几千节小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导致海量电子垃圾,而回收再利用则是消除该隐患的最有效办法。鉴于全球第一波电池报废浪潮即将到来,多国都在加速布局这个暗藏商机的庞大市场。

      中国电池回收产业愈发成熟

      “电池生产本地化带动电池回收本地化,全球多个国家都寻求在这一高增长领域最大程度地创造价值。”金融信息分析公司埃信华迈(IHS Markit)储能高级分析师George Hilton表示,“目前,中国已经开始投建大型电池回收工厂,该国电池回收产业链正在加速成熟,这将极大带动欧洲等国的投建热情。”

      英国循环能源调研机构Circular Energy Storage也作出了类似评价,称中国在电池回收利用方面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成熟,“到2030年中国在全球锂离子电池报废市场份额有望达到57%,将主导价值450亿美元的电池回收和二手电池市场,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回收超过120万吨报废锂离子电池。”

      事实上,中国一直不断完善和推进促进汽车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法规,陆续出台《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

      国家工信部节能司副司长尤勇表示,下一步工作重点将着力引导电池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支持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加快构建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助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建立和实施,中国电池回收将加速步入快车道。Circular Energy Storage锂电池生命周期管理专家Hans Eric Melin坦言,全球范围内,电池回收市场正在被低估,但就目前回收利用情况来看,70%以上都来自中国等亚洲国家,“他们的回收率很高”。

      电池产业链闭环潜力大

      电动汽车加速普及的同时,报废电池回收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大规模解决,这将给全球能源转型带来一定挑战。打造产业链闭环无疑能够实现“利用上一代材料制造下一代电池”的目的。

      德国数据统计互联网公司Statista估计,到2030年,仅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市场每年将价值180亿美元,远高于2019年的15亿美元。埃信华迈指出,今年将有超过50万吨电池寿终正寝,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20万吨,到2030年将达到350万吨。

      成本、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将推动报废电池回收的投资和发展。从成本角度来看,再生材料比原始材料更便宜。在供应安全和可持续方面,电池回收可以极大降低自然资源的开采,极大降低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如何收集、运输、分类、分解、加工和重新分配电池废料绝非易事。有专家指出,电池存在火灾隐患,这给安全运输带来巨大挑战,可以将报废电池分拆成多个部分,比如塑料外壳、箔片等混合金属、电池中心的钴和镍等活性材料,进行单独运输。

      报废和回收潮即将来袭

      鉴于报废电池回收仍处于初级阶段,业内对于来势汹汹的报废潮既兴奋又不安,这个庞大的市场亟待技术性且专业化的回收团队来处理,这既是商机更是挑战。

      美国CNBC新闻网指出,大批企业正在投身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电池回收和再利用市场,原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研发商Redwood Materials和Li-Cycle已经筹集了数千万美元用于建造回收工厂。

      Redwood Materials目前旗下两家工厂,主要处理特斯拉的所有废料和有缺陷的电池,每年可从特斯拉等十几个合作商处获得总计2万吨报废电池材料。通过特定技术可以回收电池中95%-98%的镍、钴、铝和石墨,以及80%的锂。

      Li-Cycle则倾向于解决报废电池运输的后勤难题,“我们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将耗尽的电池转化成新的可利用资源。”Li-Cycle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Tim Johnston强调。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电池化学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