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企业资讯 > 油价低迷 通源石油加快转型适应新形势
油价低迷 通源石油加快转型适应新形势
  • www.chemmade.com
  • 2015-10-12 14:55:36
  • 中国证券报
  • 在10月9日举行的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路演中,通源石油人士表示,在油价低迷的情况下,通源石油未来将抓住行业底部契机,加快垂直整合,构筑'成本+技术'优势,适应新形势要求。

      构建全油服产业链

      在油价大幅下跌,油气行业进入寒冬的时候,通源石油近期'逆势而动'。9月18日,公司公告拟7.36亿元收购波特光盛70%股权和永晨石油55%股权,同时配套融资4.1亿元。

      据介绍,波特光盛的核心业务为定向井技术服务及定向产品销售,目前我国仅少数几家企业具备这项技术和服务能力。该公司盈利状况良好,在2014年油价下跌的情况下,仍实现净利润4743万元,并与'三桶油'及海外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收购完成后将显著提升通源石油的定向钻井技术。

      而永晨石油的业务优势及特色为油田钻井地质导向及压裂技术与服务,并获得了较快发展,在低油价下,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2014年实现利润3650万元,保持25%以上的增长率。此前,通源石油已持有永晨石油45%股权,完成对剩余55%股权的收购,将增强公司的控制力并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

      通源石油董事、总裁任延忠表示,此次收购将极大增强通源石油钻井、压裂、完井、射孔一体化服务能力,公司将跃居国内油服企业射孔类、定向类技术服务前列。此外,收购完成后预计合计为上市公司贡献净利润1亿元,未来建设的募投项目平均每年合计为上市公司增加3678万元净利润。

      通源石油董事张志坚称,在石油行业相对低迷的时期,公司将加速行业内的垂直整合,收购优势企业,实现技术、市场、产业链的升级和规模提升,公司业务由单一射孔业务,转向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一体化,增强公司的业务竞争力。

      目前,通源石油已经掌握了射孔、完井压裂、钻井等全油服产业链多项核心技术。未来,公司将围绕钻井、完井、措施三个环节上的钻井泥浆、钻井技术、压裂液、井筒修复等多项细分技术领域,通过对具有核心技术和优秀团队的企业投资,不断构筑细分领域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低油价是一个不断挤出行业泡沫的过程,将带来行业优胜劣汰重新洗牌。'此时,通过掌握核心技术优势帮助提高油田产量和降低开发成本,就成为油服企业生存的关键,而掌握核心技术和成本优势的是那些在细分领域具有研发、制造和服务一体的企业。'任延忠说。

      通源石油本身就是一家在细分的射孔领域,依托研发制造和服务发展起来的企业,通过投资在各个细分领域建立具有核心技术和成本优势,是通源一贯的发展思路,也是在低油价形势下,回归'成本加技术'发展的根本。公司将抓住契机垂直整合强化'成本+技术',同时通过建立技术和成本优势,为参与下一步石油改革获得先机。

      加快海外并购步伐

      在加快国内垂直整合的同时,通源石油海外并购步伐也在加快。

      9月14日,通源石油公告拟收购一家美国石油公司Cutters96%股权,这家公司在美国五大主要油田生产区域都拥有分支机构,在射孔、测井以及相关电缆服务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此外,今年3月份,通源石油通过增资的方式曲线收购了专注于射孔领域的美国安德森射孔服务有限公司。

      任延忠说,收购Cutters是通源石油北美战略布局的重要步骤,公司将向具备国际技术水平的跨国综合油气服务商目标进一步迈进。

      对两家美国公司进行收购,对通源石油在北美业务的开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两家公司技术优势互补,重组后将降低生产成本、财务成本等费用。通源石油也由单一的中国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是'通源北美'战略实施的关键。作为全球油服行业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的油服市场规模占到全球油服市场规模的一半左右。

      通源中国、通源北美也将形成协同效应,通源中国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复制到通源北美,通源北美的先进技术也可以推广至通源中国。公司2014年已完成出口美国射孔枪超5万支。同时,公司获得美国先进的射孔与桥塞联作工艺技术,在国内处于优势地位。

      通源石油对波特光盛、大庆永晨和美国Cutters收购完成后,将为上市公司业绩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 文章关键词: 油价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