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在春节过后大幅反弹,目前看来,前期暴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外盘美金价格的强势上行,二是当时对春节之后终端需求恢复预期良好,另外,还有持续已久对进口货源供应下降的预期,国内市场推涨心态相对一致。但经过短期的炒涨之后,因下游需求迟迟不见起色,获利盘逢高出逃打压,苯乙烯市场续涨动力不足,陷入频繁震荡整理局面。当前市场心态亦出现了一定的分歧,目前来看,苯乙烯市场存在两对比较明显的多空矛盾:
其一是中长线进口供应偏紧与短线港口库存高企的矛盾:
从远月进口供应来看,一方面,上半年近洋苯乙烯装置检修较为集中,另一方面,因美国市场高位上扬,2月份以来,亚洲至美国罕见反向套利窗口持续开启中。因此,中长线来看,近洋装置检修导致的供应缩量持续,远洋几无到货,中国整体进口供应将持续略紧趋势。
不过,节后华东港口大幅走高至18.66万吨,与节前9.24万吨的库存总量相比,相当于翻了一番。而且国产装置近阶段均保持正常运行,行业负荷维持高位,在2月下旬,港口到货依旧平稳,但需求能否有所改观,尚不得而知。
理所当然,部分商家难免担忧当前过高的港口库存在中短内无法消化至合理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远期进口下降的利好。
其二是成本面坚挺与需求面低迷的矛盾:
节后下游需求仍显低迷,加之
苯乙烯价格大幅冲高之后,下游用户对高价原料有所抵触,采购意向降低。目前除ABS开工率维持在8.9成左右的高位之外,PS开工率在5.6成左右,EPS开工率4.2成左右,需求面恢复进度较为缓慢。所以节后苯乙烯价格冲高之后,市场现货成交迟迟不见放量,令苯乙烯市场心态承压。
而从成本面来看。首先是进口商通关成本较高。截止到2月16日收盘,亚洲苯乙烯市场CFR中国价格为1516.5美元/吨,折算人民币约合12550元/吨。内外盘持续倒挂令进口商低价出货意愿降低,部分贸易商担忧后市补货成本进一步提高,操作较为谨慎。其次,国内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截止到2月16日,国内炼厂理论生产成本在11300元/吨附近。
综合来看,短期
苯乙烯供需基本面偏弱,部分获利盘信心不足套现积极性增加,且场内买盘缺乏持续性,横盘偏弱震荡或为大概率事件。长线来看,经过节后拉涨及高位震荡后,苯乙烯市场底部已经得到抬升,而且价格回落,期货逢低买入势必存支撑。但不容忽视,当前价位在一定程度上已对长线进口供应下降利好提前有所消化释放,长线苯乙烯能否重拾涨势,还需继续密切关注国内需求面的跟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