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让中国控释肥标准成为世界“通用语”
让中国控释肥标准成为世界“通用语”
  • www.chemmade.com
  • 2016-10-11 09:32:02
  • 中国化工报
  •   在今年举行的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指出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国际标准是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希望与会嘉宾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共同探索标准化在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作出贡献。这表明我国标准化步伐已经越走越快,国内对标准化事业也愈加重视。

      一个国际标准的制定,一般来说需要3~4年的时间,标准制定原则需要协商一致。2012年9月,中国便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控释肥国际标准的首编申请,当即受到外国专家的质疑,“你们中国做控释肥才多长时间?”2013年2月,该标准正式立项,在会议上讨论激烈,一些代表质疑“你们(中国)还能做这个?”总体上,国际上对中国控释肥行业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2013年10月,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委员会审核,当时投票形势严峻,同意票不超过一半,我一度担心还能不能继续干下去。2014年8月,我们提交了完善后的国际标准草案,通过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撑,抓住每个机会与各国代表沟通,投票才顺利通过。2015年11月,在美国凤凰城召开的全体会议更加坎坷曲折,甚至我们草拟的中文标准被翻译成内容不一致的英文,对此我们据理力争,最终达成共识,标准获得投票通过。

      标准制定过程经过了5个阶段的反复讨论,多次修改,其中的交流、沟通以及基础数据的支撑都非常重要,所以制定一个国际标准相当不容易。中国缓控释肥研发到现在刚好20年,整个过程是产学研结合的典型,从研发到实施生产,一步步做成国际标准,靠的是业界的共同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国务院去年出台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在改革方案中提出6项措施,其中一项就是要提高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一方面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另一方面要更多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成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国家标准化体系,标准先进性、适用性要增强,这是国家在顶层设计层面上为今后我国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国际化肥行业的发展亟须统一标准,通过标准规范产品质量,统一市场,有效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国主导制定的控释肥国际标准的颁布实施,不仅规范了国际控释肥市场,推动了农业健康绿色发展,而且提升了我国化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控释肥行业中一个革命性的创举。不光是控释肥行业,今后各行各业都需要加快标准国际化的步伐,使我国从一个适应标准大国转变成制定标准大国,完成标准主导者的华丽转身。

      控释肥料国际标准已经颁布,但接下来怎么走?肥料使用不当不仅使作物生长达不到预期增产效果,还可能对土壤及环境有不良影响,现在不仅仅是中国提倡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国际上也呼吁减少肥料的使用。从农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肥料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利用率,而大力发展控释肥料和水溶性肥料为代表的新型肥料、使用科学合理的肥料施用方法是切实之举。因此,一要做控释肥、水溶性肥,大大减少普通肥料的使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二要研发其他方面的新型肥料,产学研相结合,实现肥料的升级;三要制定科学的肥料施用相关原则,在这方面做一些国际标准,如国际上4R作物养分管理原则,选择正确的肥料品种、采用正确的肥料用量、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位置施肥,保障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

      如今,控释肥国际标准已经颁布实施,我们需要加大宣贯力度。标准出台的最终意义还在于落地实施,要让市场认可这个标准,让企业贯彻这个标准,让农民了解这个标准,还需要政府和企业以及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梳理以及优化新型标准体系的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引领和支撑作用。
  • 文章关键词: 国标准化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