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石化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要火
我国石化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要火
  • www.chemmade.com
  • 2016-08-04 09:20:09
  • 中国化工报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7月27日正式发布。作为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指明了我国信息化产业发展的目标、路线图和重点任务,同时也为依靠信息化技术驱动来实现现代化转型的石化行业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成为石化领域进行信息化规划的重要依据。

      多位石化行业的专家认为,《纲要》中提及的引领发展、统筹推进、确保安全等方针,对我国石化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一:引领发展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产品、装备融合创新,推广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认为,《纲要》亮点之一就是将信息化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是强调要加强信息化自身能力建设,增添产业能量与活力;另一方面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引领作用,强调了通过信息化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对传统行业和领域的驱动引领作用将日益凸显。谁在信息化上占据制高点,谁就能够掌握先机、赢得未来。

      在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专家组成员、石化联合会两化融合首席专家张志檩看来,在《纲要》指导下,石化行业的转型升级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去年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发展战略,为中国制造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石化行业两化融合的进程增加了智能化内容;刚刚出台的《纲要》将进一步促进新兴的信息技术在石化领域的深化应用,信息化在石化行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和驱动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信息化已经从简单的替代工具发展为背后支撑,最终迎来了引领创新的全新阶段。《纲要》将指导石化行业最大程度发挥信息化的驱动作用,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石化行业的深度融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信息化部副主任李剑峰认为。

      目前石化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产能过剩、成本上升、效益下滑、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和创新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难题倒逼企业寻求新的发展路径,这是许多企业的强烈愿望。但是在当今条件下,仅仅依靠工艺技术、设备技术等传统技术,要想实现革命性的进步已经非常困难,而只有采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与石化生产深度融合的模式,才有可能实现生产制造模式、生产运行模式以及企业经营模式革命性的变革和颠覆性的创新。

      “目前石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常态化,正在驶入快车道,信息技术已经由辅助技术变成通用、主流技术。《纲要》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其中提到的统筹推进、创新引领、驱动发展、合作共赢、确保安全等基本方针也是石化行业在发展信息化过程中要遵循的。”张志檩对记者表示。

      关键词二:统筹推进

      信息化事关国家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必须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统筹中央和地方,统筹党政军各方力量,统筹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统筹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统筹各领域信息化发展重大问题,确保国家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纲要》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形势,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指明了未来国家信息化战略发展的方向。《纲要》的发布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国家信息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表示。

      对石化行业而言,进入新阶段的信息化又有哪些特征?对此,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将是下一阶段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李剑峰认为,新形势下,要搞好信息化,就要重新认识理解现阶段信息技术的新内涵,以信息化支撑、引领石化产业迈向中高端要统筹安排,做到知行合一。石化企业在实施智能工厂建设时,建设者要提高认识,要站在新高度来理解,从顶层设计和全局角度来看待智能工厂建设,做好规划,统筹推进。

      北京力控华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国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石化行业的振兴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两化融合作为主要手段,用信息化变革生产方式,全方位地打造新的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提升行业综合竞争能力。现阶段石化行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好智能工厂的顶层设计与分步实施的规划。“

      谈到如何将信息化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时,李剑峰强调:“建设智能工厂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有阶段、有重点、有主次,要评估需求、制定目标、分阶段实施。智能工厂的建设更要注重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要密切结合企业现实需求、着眼于企业效益,使各个层面诸多系统实现有机整合,并不断完善提升,只有凸显企业特色的信息化系统才有生命力。”

      关键词三:确保安全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切实防范、控制和化解信息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建立实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

      “我国信息化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已有10年,《纲要》在总结已有成绩基础之上,面向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对网络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战略上也进行一系列重要调整,将‘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升级为‘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表明安全是发展的基础,‘以发展促安全’则要求用发展的手段解决安全问题,通过发展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物质基础。”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对《纲要》中相关网络安全的内容作出如是解读。

      在石化行业中,如何用发展的手段解决安全问题?马国华认为,随着两化融合的深入,以及物大云移等新的信息技术的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石化企业的工业控制系统在走向智能化的同时,其工业控制网络也变得更加透明、开放,由此带来的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行业迫切需要工控信息安全措施来保驾护航。

      针对这一新形势,马国华提出,要紧紧围绕石化行业智能工厂的建设开展工控信息安全的布署工作。

      一是要根据智能工厂的业务流和信息流,对每个数据及工艺参数设定访问控制权限,并以工艺参数的访问控制权限进行工控系统安全分区规划,分步骤部署工控系统网络隔离防护装置。二是要对照《纲要》要求和企业智能工厂顶层设计,在基础软件方面制定国产化计划,在石化智能工厂中采用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自主可控是工控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三是对企业中已建成的两化融合项目如MES等工控信息安全进行工控信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在确保现有项目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布署必要的工控系统网络隔离防护装置,为在网络世界中运行的石化行业重要关键基础设施穿上防护服。

      基于对工控系统安全需求的理解,结合国内工控安全的规范要求,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公司提出了工控系统总体安全保障框架,从技术、管理和运行三个维度来保障来保障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三个保障维度中主要包含网络边界防护、安全纵深防护、安全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要求等几个方面,融合了技术、管理和运行的要求来保障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
  • 文章关键词: 石化行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