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新能源高纯燃料开发迈出重要一步
我国新能源高纯燃料开发迈出重要一步
  • www.chemmade.com
  • 2016-06-29 09:50:56
  •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   港媒称,靠近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的南中国海海域日前发现了新的“可燃冰”储量,这意味着开发高纯度燃料作为新能源又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27日援引《广州日报》消息称,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该海域的海底发现了这一成果。

      报道称,政府在3年前就证实了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存在可燃冰。该区域的储量可能相当于1000亿到1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调查发现,冷泉区位于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水深为1350至1430米,其中已探查发现有冷泉活动的区域约350平方千米。

      政府还没有公布这一新的储量能产生多少天然气。

      调查报告说,去年5月和10月以及今年3月的三次调查任务证实了海底存在大量可燃冰。

      可燃冰或者说甲烷水合物是指内含天然气的冰晶。

      报道称,它一般是在海床急剧降至深海海底的大陆架边缘发现。

      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可燃冰是一种很具吸引力的潜在能源。

      因为压缩程度很高,1立方米的可燃冰内含约164立方米的常规天然气。

      报道称,要挖掘这种燃料作为商业用途还面临着巨大挑战。

      这其中包括在海底收集可燃冰时可能出现的融冰和气体散发,以及土地滑动和坍塌的危险。

      调查使用的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海马”号4500米级非载人遥控潜水器。因为这是“海马”号研发成功后第一次应用于海洋地质调查,故将该“冷泉”命名为“海马冷泉”。

      报道称,可燃冰目前已在100多个国家发现,通常都埋在北极的永久冻土或海底下。
  • 文章关键词: 高纯燃料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