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
锡价平均价较去年同期出现上涨,且在六种基本金属中排名靠前。从去年低点至今,锡价涨幅近23%。分析人士认为,受供给侧改革影响,今年锡行业出现了供给及库存同时减少的情况,从国际来看,锡增产遇到瓶颈,而消费前景广阔。锡价长期或将进入趋势性牛市。
市场人士表示,
锡产量减少在去年已经开始。在去年,除了缅甸这一个国家的锡产量同比增加以外,其余几个锡主产国的产量均出现同比下降。中国和印尼这两个主要的新生产国在2015年产量同比减幅较大,世界锡矿山产量同比减幅超过了25000吨。2015年,锡产量同比减幅是几个基本金属品种当中减幅最大的,2016年整个锡市场产量也会同比有一个大概在5%、6%的减幅。
库存方面,今年的1到4月份,锡库存减幅也比较大,伦敦金属交易所库存最低到了3000、4000吨的水平,是过去几年最低的水平。
国际锡业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崔琳表示,在过去的一百年中,锡价格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其消费也经历了三个台阶。首先是1900年到1930年,由于镀锡、汽车的发展,使得锡从5万吨消费的水平上升至接近20万吨的水平。后来,经历了战后繁荣时期,到石油危机之前,锡消费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20万吨上涨到了25万吨。第三次消费上涨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电子行业中无铅焊料的大幅度应用,使得锡消费出现了第三波大幅上涨,目前基本稳定在35万吨左右水平,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锡消费仍维持在35万吨上下波动。
近期
锡消费出现下降,去年同比还略微有下降或是持平状态。其直接原因是焊料领域消费的变化。“2007—2011年锡的焊料消费基本维持在10万吨左右水平,2011年后锡在焊料中的消费下降。因为电子产品虽然越来越多了,但是却越来越小,其元器件集成化程度也比较高,这对未来整个锡市场消费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分析人士认为。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领域的新消费增长正在弥补这一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