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的
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市场继续延续跌势。在9月份跌幅达到1100~1400元(吨价,下同)基础上,继续跌去500元左右,华东市场上海货源报价跌落至15900~16100元。后市在产能过剩及需求难见改善等利空作用下,短期将继续弱势格局,银十旺季行情成空已是定局。”中国石油东北销售公司朱处长这样分析当前TDI市场。
9月份,TDI市场跌势迅猛。甘肃银光10万吨/年的TDI装置9月12日正式开车,使得本已供大于需的局面加剧。虽然是传统旺季,但下游开工率维持低位,多按需采购,库存消耗滞缓,市场难见大单。持货商在出货及资金双重压力下,低价频出,价格一再降低,交投却难以放量。
10月份TDI市场利空继续主导市场,尚无改善迹象。
原料阴跌 支撑减弱
首先从原料
甲苯看,目前市场跌势明显,幅度之大超出贸易商承受能力,市场出现恐慌心态。远月期货与现货拉开价差,对国内市场造成打压,在港口价格大跌影响下,各大炼厂大都下调出厂价格,市场缺乏消息面指引,场内多观望为主。目前华东地区甲苯市场商谈价格在7450元左右,较上旬下降250元。
“远月船货报盘低位,导致市场商谈乏力,现货只有零星商谈,场内多观望为主,成交量有限。目前华东甲苯港口库存约8.7万吨,较此前增加4000吨左右,近日到港货源有所增加,再者外盘市场偏弱,对国内市场带来较大冲击,短线国内甲苯市场仍弱势运行,市场难有起色。”吉林宝源化工贸易公司张经理说。
另一原料液氯由于山东金岭化工检修计划推迟,该区域部分长单稳定客户采购价格出现小幅下调,而众多下游客户也趁机要求氯碱厂家进一步降低出厂报价,市场陷入僵持。后市来看,弱势前行成必然。山东地区主流报价850~1050元。
产能过剩 利润收窄
TDI与许多石化产品一样,也曾是高附加值产品。但随着一窝蜂地扩大产能,到2014年国内TDI产能已经远远超过实际需求量。
“2012年国内TDI的产能增长率在16.9%。2013年仅新增福建东南电化5万吨/年产能试车投产,产能增长率为6.02%,增产步伐放缓,但压力依然存在。2014年总产能有望达到126万吨,过剩率达50.7%。产能过剩带来的后果就是市场价格战剧烈,2012年TDI的市场成交均价一度接近29000元的高位,但随后逐渐下调,2013年整体呈现出振荡盘跌的态势,进入2014年整体价格一路下行的趋势就显得更为明显了。其主因还是产能过剩,竞争过于激烈。”朱处长说。
价格低导致厂家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前几年即使市场清淡,厂家利润也在千元之上。而今年,市场价格已经跌至16000元附近,厂家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大,从年初到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零利润或者亏损状态下。
“目前保守估计,厂家生产成本也在15000元上下,加上人工等其他成本,小的企业只能降低开工率或者停工。厂家产销压力非常大。”朱处长说。
供应方面,国内各厂家维持五六成开工率,且近期未有检修计划,市场货源供应充足,供需失衡持续,对TDI后市将继续起到压制作用。
需求低迷 难见好转
“金九银十”是传统旺季。今年受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影响,与之相关的下游海绵、弹性体、胶黏剂等行业需求变淡,多按需补仓,整个TDI市场行情偏弱。
下游硬泡聚醚的价格继续保持稳定,虽然销售依然不错,厂家的库存压力也不大,但是随着上游原料环氧丙烷价格的小跌,硬泡厂家的观望情绪加重,整体心态不如前期乐观。鞋底原液主力工厂装置负荷五六成,按需供货,终端订单未见明显提升,厂家多稳价观望。浆料主力厂家报价并无波动,终端订单量有限。
同时宏观经济方面,9月份汇丰中国PMI终值50.2,未达到预期值;央行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宏观政策和经济增速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化工品价格下行压力,且当前化工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后期或难有强势表现,尤其是下游采购量难有突破。部分化工企业虽减产缓市,但效果不能快速体现,供多需少的格局还将持续。
综上所述,TDI市场利空充斥,市场难有回暖趋势,持货商多持悲观心态,积极甩货去库存为主,预计短线市场持续弱势,旺季行情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