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镇海东来化工的废料"转世"创造数亿价值
镇海东来化工的废料"转世"创造数亿价值
  • www.chemmade.com
  • 2010-05-15 08:30:51
  •   当别家化工厂还在为氯化氢和四氯化硅废物料头痛时,宁波东来化工有限公司却为这些危害环境的化工废料找到了“家”。这是一套“吸废再造”的循环经济装置,不仅能大量吸废、消废,还能产出三氯氢硅、偶联剂和白炭黑等高端化工中间体。尽管未投产,已有化工企业找上门来,愿意提供废料,还开出每吨倒贴2000元的“治污价”。

      这套装置,将于6月底建成使用,也是国内唯一一套同类装置。预计每年将为企业新增数亿元产值。

      化工行业的“滕头案例”

      滕头村因生态循环上的杰出成果,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乡村案例,看似不相关的生物废料和生活废水,经过滕头人巧妙的生态涵养和环境营造,竟在自然生态系统作用下,产生出神奇效果:污染物没了,水体净化了,回收利用的水,还实现了节能、节水、降温、降噪、净化空气等综合作用。

      化工企业与“最美乡村”,看似天壤之别,东来化工却提出要做化工行业的“滕头案例”。他们从近邻镇洋化工那里,收购氯化氢工艺尾气,作为主原料。氯化氢走宁波化工区管廊直通车间生产装置,保证了化工原料安全输送。生产出用于销售的三氯氢硅的同时,会产生一种叫四氯化硅的副产物,既污染环境,回收利用难度大也是业内公认的。“如果不将四氯化硅变废为宝,产出再高也得不偿失。”公司董事长许祖利下定决心,要将“吸废再造”进行到底。

      对工艺进行巧妙设计后,四氯化硅也“转世”成了原料,能生产出身价较高的产品白炭黑和偶联剂。食品级的白炭黑每吨市场售价达到6万元,而可增强材料粘合强度的偶联剂,每吨最高也卖到6万元。

      150万年薪换来数亿产值

      “民营企业要想掌握核心竞争力,只有找人才。”许祖利讲起他的“人才经”。

      为在化工行业打造“吸废”循环经济链,2008年,他不惜砸下年薪150万元,从全国30余家竞争企业中,聘请来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吉化研究所老所长。老前辈虽年逾古稀,许祖利却如获至宝,“他脑子里已成熟了好几条化工废料循环经济链,我相信这只是开始,他说要把这里当作人生价值体现的终点站。”

      这位重量级人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成熟的技术,还带活了公司整个研发团队,年轻大学生也更乐意在“巨人”的肩膀上踏实研究。

      这套装置投产后,六成原料来自化工废物,每年可新增三氯氢硅、白炭黑、偶联剂产值达数亿元,东来化工也将一跃成为国内同类产品产量最大企业。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