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用难溶性钾矿生产甲硅肥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为效缓解我国钾肥资源紧张、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国际贸易话语权开辟了新路。这是记者从1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钾硅肥与土壤改良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据介绍,我国可溶性钾资源严重短缺,对进口依存度高,但难溶性钾资源丰富。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工艺创新,以钾长石为原料,采用先进工艺,生产含有水溶性钾和枸溶性钾的钾硅肥工艺逐渐成熟。
据了解,目前相关产业布局已然初步形成。山西紫光钾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铁儿表示,该公司历经十多年的攻关,依托山西省临县紫金山丰富的霞石正长岩矿产资源和多项专利技术,建成并投产了万吨级钾硅肥中试生产线。其产品大田试验和推广正在推进,在达到设计产能并保持稳定运行的同时,产品类型不断丰富和完善。未来公司还将建设年产300万~500万吨钾肥的生产基地。联添控股集团总经理崔文斌告诉记者,目前企业生产初具规模,年产1万吨钾硅肥生产线已建成,年产20万吨生产线在建,年产100万吨的正在规划。
全国农技中心土肥处负责人指出,近年来,全国农技中心开展了钾硅肥的实验示范工作,大田和盆栽肥效对比试验效果表明,施用钾硅肥后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增产明显,增产率从5%到33%不等,黄瓜、番茄、西葫芦等茄果类蔬菜可有效增加单果重,降低畸果率,改善果实色泽和口感,提高品质。试验还表明,钾硅肥对土壤酸化、盐渍化、病虫害、重金属污染等障碍性土壤有一定的治理效果,同时兼有硅肥功能,能够疏松土壤、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功能、通气透水能力。
本次会议由全国农技中心与山西紫光钾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农技中心、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钾盐(肥)行业分会、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土肥所,有关省(自治区)土肥站、媒体和企业的200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