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2013年我国化工市场呈现“U”型波动
2013年我国化工市场呈现“U”型波动
  • www.chemmade.com
  • 2014-01-14 14:02:07
  • 生意社
  •     2013年国内化工市场呈现“U”型波动。1、2月份,受春节前行业备货需求拉动影响,市场高位盘整;3月上中旬至7月初,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迷,使得下游石化产品成本支撑乏力,加之国际、国内需求双重弱势,化工市场快速下滑;7月中旬,随着国际原油逐渐走出底部,下游产品陆续得到成本支撑,配合国内外厂家普遍采取非常规性停车检修的策略,人为制造市场货源供需失衡,市场走势逐渐反弹;10月底,化工市场迎来两大利空:“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结束、部分产品出口窗口的关闭,市场进入短暂的回调整理期;11月初,随着氯碱、氟化工、溴化工、芳烃、中间体等权重板块的复苏,化工市场进入快速上行通道,直至元旦前才略显疲态。
       
        2013年化工行业的发展呈现出几大特点:
       
        一、周期性特点。就小周期而言,综合2011年至今三年的数据来看,每年的一季度都是行业盘整期,上下游互相试探,市场成交并不放量,每年的二季度末都会出现市场的反弹转折点,为三季度传统旺季做铺垫,每年的四季度末也都会因年前备货需求而与第二年的一季度衔接将市场再度推向高位。就大周期而言,2011、2012、2013年分别构成了3年衰退周期的下探过程,行业指数逐年探底,而2014年极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大景气周期的开端。
       
        二、供需决定论。经历过2012年6月份的惨痛教训,化工行业从业人士在2013年变得过于谨慎,结果导致了春季行情的夭折,也是因为这教训,后来的“银十”才大失成色,然而不管是6月的暴跌,还是9、11月的骤涨,都是由市场上下游的供需变化来促成的,在这个时间里,个别行业政策的调整短期造就了明星产品,却左右不了行业的大势。
       
        三、定价权的弱势。纵观全年,不管是“甲醇-醋酸“产业链在四季度的崛起,还是PX、OX、纯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正丁醇等依赖进口的有机原料的强势,很大程度上都是跟随国际市场的走势,在东亚、东南亚国家的企业竞争下,即便是中石化这样在国内居于绝对优势地位的企业也没有掌握住国内市场的定价权。
  • 文章关键词: 化工中间体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