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和技术是可燃冰实际开发最大障碍
www.chemmade.com
2013-12-19 10:12:40
网易财经
国土资源部宣布在中国南海北部发现大量可燃冰资源,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可燃冰距离实际开发还有很多困难要解决,成本和技术是未来最大挑战。
国土资源部12月17日宣布,中国首次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钻获高纯度“可燃冰”,储量折算成天然气为1000―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特大型常规天然气规模,目前在国际上也非常罕见。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一般呈结晶状,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规模巨大的新型能源。
中国首个国家级可燃冰研究机构——中科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能友对网易财经表示,目前已经证明中国南海北部的可燃冰资源具有开发前景,但是能不能开发开发出来、如何开发等等,仍然需要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
据吴能友介绍,目前全球能够证明的可燃冰资源99%都在海洋底下,陆地上只有1%,世界多个国家都在进行实验性开发,但是成本和技术将是可燃冰开发的最大挑战。
由于普遍深埋海底或处于永久冻土层,致使可燃冰的开采面临技术研发、成本高昂等难题,而且,海底开采还可能导致甲烷气体泄露等环境污染风险,这也是各国不敢贸然行动的主要原因。
今年日本钻探的试验井6天已经产出12万立方米天然气,可谓进步最快,但是,“平均每天2万立方米的产量只是海上天然气商业开发基本要求的五分之一,而且在成本上折算出价格也是日本进口LNG价格的几倍,”吴能友表示。
此前,国土部专家曾预期,中国可在2030年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化开采,吴能友表示,对于进展最大的日本来说,规划的是2023年实现商业化开采,中国如能在2030年实现关键要看开发技术和资金投入状况。吴能友建议,尽管短期内难以产出效益,但是中国企业也应该尽早准备,提前布局。
文章关键词:
可燃冰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