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推动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 重启煤制油项目时机已到
推动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 重启煤制油项目时机已到
  • www.chemmade.com
  • 2012-10-28 08:08:02
  • 中国能源报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2012年,我国多类传统煤化工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产业结构较为落后,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而新型煤化工产品则存在较大供需缺口,市场空间广阔。我国煤矿资源丰富,在国际石油长期看涨的大背景下,发展现代煤化工,实现煤炭对石油的部分替代,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一条现实途径。作为新型煤化工的重要部分,煤制油可在其中担当重要角色。

     

    我国发展煤制油项目的背景

     

    煤制油(也称“煤液化”)技术起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国,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但截至目前,世界上仅有南非萨索尔(SASOL)公司进行了煤制油间接液化的商业化生产。

     

    我国于30年前开始进行煤制油技术研究,目前已经可以合成高品质的汽柴油,并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可将煤变为高清洁油品全套技术的国家之一,但仍处于示范工程阶段。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因此企业对煤制油项目积极性很高,“十一五”期间曾出现投资过热倾向。

     

    为规范煤制油项目发展,国家发改委先后于2006年7月、9月及2008年9月三次暂停煤制油项目审批。同时,在相继出台的《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和《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三个文件中,又通过推进煤液化示范工程建设等举措来鼓励煤制油项目发展。三次“叫停”与三项规划,体现了国家对煤制油项目审慎而积极的态度。

     

    当前,我国煤炭库存高企,石油供需矛盾凸显,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以及油价高位震荡、煤炭价格有所回落的市场态势等因素,为我国煤制油项目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重启煤制油项目正当其时。

     

    推动煤制油发展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不可避免。近年来,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缺口不断扩大,每年达2亿吨以上,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进口依存度从2000年的28.2%快速攀升至2011年的54.8%。经济发展对油品的巨大需求和石油供应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近中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据BP公司预计,我国未来石油消费还将快速增长,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达50亿吨标煤,石油进口依存度将高达71%。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煤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通过煤制油技术将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转化为石油产品,实现对石油需求的部分替代,是解决石油资源缺乏的一条重要途径,对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减少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深远战略意义。

     

    同时,煤制油可为经济增长回落中的煤炭“去库存”提供出路。今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下行,煤炭消费大幅减少,出现供过于求局面,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煤炭滞销积压严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40家上市煤企合计存货金额568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存货达14.2亿元。“十二五”是我国“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加之欧债危机、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等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放缓在所难免。推进煤制油项目发展,近期可为消化高企的煤炭库存提供出路,中长期可为煤炭产能提供更大市场,有利于宏观经济平稳增长。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