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山西大推煤电联营谋破局 煤炭黄金十年终结
山西大推煤电联营谋破局 煤炭黄金十年终结
  • www.chemmade.com
  • 2012-08-05 08:17:46
  • 中国证券网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近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仍不断刷新发布以来的最低值,煤价的新低已习以为常。销售低迷、业绩大幅下滑或甚至亏损已成为煤炭行业当前现状的主旋律,市场上充斥着煤炭“黄金十年”已终结的言论。那么煤炭的行情真的就此结束吗?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煤炭作为主要的基础能源,在煤电博弈中一直处在上风,高煤价成就了煤炭行业的黄金10年,但如今煤电格局正悄然改变。


      从公司层面上看,在高煤价的支撑下,上市公司业绩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以阳泉煤业(15.59,0.43,2.84%)为例,从04年开始净利润增速一直保持着50%以上的高速发展。


      但是,近年来国家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升级,“十二五”规划中把节能环保提到了更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山西省2011年完成了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有效产能得到很大提高。再者,由于火电厂连续多年持续亏损,电企发电意愿下降,也意味着煤炭的需求在不断减少。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造成了去年11月份开始煤炭价格的不断下滑。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梁敦仕近日表示,今年前5个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已经出现了亏损。截止8月1日,8家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中,有5家预计上半年亏损,2家预计净利润将同比下滑,煤炭行业危机中仍有转机。


      从资料中发现,山西省作为重要的煤炭大省,政府在煤炭行业的调控上十分精准。在多年以前正值煤炭黄金时期,山西就意识到要打破“唯煤”局面。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山西省当年即推出了煤炭资源整合,此后,在08年11月开始至09年8月,煤炭板块走出了大牛市行情。


      如今,煤炭企业在一片哀嚎之际,山西省再度重拳出击推出煤电联营方案。日前山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山西省促进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实施方案》,2012年在全省范围启动煤电联营。


      为全力推动煤电联营,山西专门成立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包括了经信委、发改委、监察厅及财政厅等十三大部门。不过更引人关注的是,这次成立的专门领导组中,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李小鹏亲自挂帅担任领导组组长,副省长任润厚则担任副组长。


      按照《方案》,部分火电企业和煤炭企业将完成以股权为纽带的战略联营,并利用现货交易平台实现煤电双方直接见面,自主交易,减少中间环节。到2015年,山西省调火电企业将全部实现电煤长期协作合同管理,部分火电企业和煤炭企业将完成以股权为纽带的战略联营。


      华融证券研究报告认为,煤电联营意味着煤企和电企在产业链内部重新进行利益分配,使二者都能够获得一定收益。


      事实上,煤电联营从多年前,就有煤企开始尝试。华能集团旗下的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首家大型煤电联营企业,早在2006年就实现了盈利,并在2010年电企大面积亏损的背景下仍实现8.6亿利润,被业内誉为“伊敏样本”。


      从去年开始,煤企试水煤电联营的步伐开始加快:


      大同煤业(9.90,0.12,1.23%)(601001)2011年10月,将旗下4家电厂和2家煤矿注入上市公司,再加上山西省政府无偿划拨的原股东所持部分股份,最终持有漳泽电力(3.12,-0.06,-1.89%)47.36%股份,接掌ST漳电。


      中国神华(22.45,0.40,1.81%)(601088.SH )2012年2月15日,以现金16.51亿元,四川巴蜀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最终以51%股权成为巴蜀电力的控股股东。


      西山煤电(14.22,-0.12,-0.84%)(000983)受让山西兴能21.853%股权和武乡和信发电100%股权。由此,西山煤电持有的兴能股权达到80%。


      五大电力集团在此前山西的“中博会”上与山西省政府签订了一系列能源领域合作协议,五大电力巨头将投资5000亿元,参与这场煤电联姻的大戏。


      但是,也有言论认为煤电联营有其局限性。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曾表示,煤炭开采和发电都属于沉淀类投资,资金需求大。特别在目前发电企业资产负债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再投资开采煤矿或从事煤化工,无疑使资金面更为紧张,其风险不可低估。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