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丙二醇开门红昙花一现 两头受挤局面持续
丙二醇开门红昙花一现 两头受挤局面持续
  • www.chemmade.com
  • 2012-02-13 14:20:33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节过后,丙二醇市场迎来龙年开门红行情,价格上涨了1000元(吨价,下同),目前主流出厂报价在10900~11000元。然而,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透露,丙二醇价格上涨是受成本推动,下游需求不旺,目前内贸成交量有限,出口新单不多,预计后市难以向好,市场两头受挤局面难改。
       
        东营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经理李强介绍说,这一轮丙二醇价格上涨是成本推动和供应偏紧所致。
       
        从成本来看,春节后丙烯、环氧丙烷价格继续上涨,环氧丙烷价格较春节前上涨了约9%。从供应来看,我国丙二醇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国内丙二醇生产以丙二醇/碳酸二甲酯联产工艺和环氧丙烷水解合成法为主,占国内总产能的80%。李强介绍,国内联产的酯交换法丙二醇质量原来一直比环氧丙烷水解合成法要差,但目前产品质量已经提高,生产成本比国外的水解合成法有一定的优势,提升了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卓创资讯分析师林美杰表示,从去年12月份开始,丙二醇外贸出口开始发力,单月出口达7887吨,为去年第四季度最高,丙二醇厂家库存降至低位。供应趋紧加上成本支撑,丙二醇展开了新一轮上涨行情。
       
        但是,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利好因素不能持续。
       
        唐山朝阳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常毅认为,丙二醇出口增加主要是由于欧洲冬季对防冻液需求大,拉动了国内出口量,但出口的都是工业级的产品。工业级产品的出口价格比国内还低,而且出口的是500吨以上的大仓单,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合同价格没有影响。丙二醇在高成本挤压下,出口没有什么利润。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的主要是医药级产品,但医药级产品质量要求高,国内丙二醇生产工艺决定了产品质量还达不到医药级的要求,因此出口的医药级产品几乎为零,国内需求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李强透露,我国丙二醇产能已达到38万吨/年,需求在16万~18万吨/年。国内丙二醇市场早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但是扩能步伐没有停止。2008~2011年,我国丙二醇年均产能增速在20%以上,产能增长速度远高于需求增长速度。
       
        同时,下游不饱和树脂开工率低,一直处于疲软状态。节后国内不饱和树脂厂家正常开工后,局面也不会有变化。我国不饱和树脂产能在360万吨/年左右,而实际产量在189万吨/年左右,总体开工率大约在55%。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国内树脂制品出口市场受限,部分南方树脂厂家开工率较低,加之国内资金面收紧,中小型企业资金链紧张,开工率难以提升,接货意向清淡。另外,不饱和树脂小厂因为丙二醇高价不愿过多采用丙二醇做原料,近几年丙二醇还受到玉米醇的冲击。
       
        常毅甚至悲观地认为,国内丙二醇基本上可以称为一个低端化工产品,除了不饱和树脂外,没有其他下游应用领域,现在市场已经产能过剩,今年兖矿国宏化工4.1万吨/年丙二醇等新产能又将投产,对市场冲击会很大,竞争将更激烈。
       
        从上游原料来看,环氧丙烷供应偏紧格局仍将持续。环氧丙烷近几年产能扩增较慢,产能在150万~160万吨/年,一些装置受制于国家环保政策而无法长期开工,实际产量仅在100万吨/年左右,而国内的环氧丙烷需求则在130万吨/年以上。自2009年以来丙二醇一直受到高价原料环氧丙烷挤压,产品利润有限。
       
        因此,丙二醇在基本没有新增下游市场的情况下,尽管原料紧俏情况持续,市场价格走低空间不大,但两头受挤的局面仍将延续,开门红的向好行情可能仅仅是昙花一现。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