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美对华光伏企业双反昨首次听证
美对华光伏企业双反昨首次听证
  • www.chemmade.com
  • 2011-11-10 11:03:07
  • 每日经济新闻
  •     美国7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反补贴”(简称“双反”)申请首次听证会昨日(11月9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参加此次听证会的中国几家光伏企业获悉,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以及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已与4家美国太阳能板组装公司达成一致,联合应对此次“双反”事件。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光伏企业联合美国企业展开反击,有助于该国商务部重新审视“双反”调查带来的影响,给案情带来了一定转机。
        
        中企联手美太阳板公司反击
        
        据悉,尚德太阳能、天合光能以及英利在美子公司已经与美国太阳能板安装公司SolarCityCorp.、Sungevity、SunRun和RecurrentEnergy组成了一个新联盟CoalitionforAffordableSolarEnergy。该联盟发布公告称,计划“敦促政策制定者为上述贸易争端提供解决方案”。
       
        天合光能企业传播总监范瑞峰称,联合美国的相关企业共同应对,主要是希望告诉业界,“双反”对于一些美国企业没有好处,现阶段联合它们向外界告知事实真相。
       
        业内人士认为,“双反”将导致太阳能组件成本上升,美国光伏市场也将受损;同时,中国光伏企业产品销售受阻,也会损害美国光伏原材料及设备出口;阻碍中国资本进入美国太阳能市场,不利于促进当地就业等。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及数十家美国太阳能板安装公司和其他组织也声明,将支持上个月美国太阳能板制造商针对中国光伏公司提交的贸易申诉。美国太阳能制造联合会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另外75家支持企业及机构的名单。名单中主要包括小型太阳能板安装公司,如加利福尼亚州的RenovaEnergyCorp.、新泽西州的CMASolarLLC及俄勒冈州Hillsboro市的商会等。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说,目前中国光伏行业应对美国“双反”调查的重要一步是指出这一调查是损人不利己行为。而中国光伏企业联合美国企业展开反击增强了这一观点的说服力,有助于美国商务部重新审视“双反”调查带来的影响,给案情带来了一定的转机。
       
        此外,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14家中国光伏企业也将联合抗辩美国“双反”,并委托美国盛德律师事务所为代理应辩事宜。
        
        首次听证未确定是否立案
        
        CSI阿特斯、尚德、天合、英利4家光伏企业昨日在华盛顿参与首次听证会,并在听证会上进行了首次抗辩。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华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美国政府对光伏制造业的补助覆盖企业的数量以及覆盖率一点也不比中国政府补助少。另外,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以刺激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就业率。从这一点来讲,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补贴政策更加具体。
       
        对于中国光伏产品价格较低的问题,曹华斌认为,这并非恶意倾销,只是因为供给过剩使得需求端的谈判能力提升,挤压供应商利润,是一种纯粹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大量光伏下游组件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产业工人的工资较之美国低了许多,因此产品价格比美国市场低一些也是合理的。
       
        截至记者发稿时,“双反”申请是否立案还未最终确定。业界分析,由于14家中国光伏企业提出集体诉求,美国方面是否立案,可能会延迟几天才有结果。“双反”如果立案,中国光伏企业倾销行为是否成立,还有待国际贸易委员会、美国商务部等通过问卷、实地调查后才能判定。
       
        萧函分析,此次“双反”调查代表了美国新能源产业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正式交锋,对于美国的后续政策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前美国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政府将新能源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倾向于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