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内三大石油巨头三季报数据喜忧参半
国内三大石油巨头三季报数据喜忧参半
  • www.chemmade.com
  • 2011-10-30 09:12:06
  • 北京晨报
  •     国内三大石油巨头陆续公布了三季报,前三季度业绩一片红火,但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却仍在抱怨“炼油业务加剧亏损”,而且与国家发改委刚公布的数据居然出现数百亿元的差距。
       
        在10月28日出炉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分别实现净利润1034.37亿元和599.6亿元,同比增长3.5%和6.3%;中海油(0883.HK)则未公布净利润数据。据此计算,“两桶油”在第三季度合计每天净收入近6亿元。不过,两家公司的炼油业务却显得黯然失色。前三季度,中国石油的炼油业务亏损达415.39亿元,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则亏损246.10亿元;“两桶油”在前9个月炼油合计亏损约661亿元。
       
        无独有偶,最近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今年前9个月国内炼油行业的运行情况指出,“行业亏损有所减缓”;其中提及“今年1-8月份,炼油行业累计亏损18.4亿元”。虽然尚有一个月的数据未计入内,以及炼油行业还包括几百家中小型地方炼油厂在内,但这18.4亿元的“亏损”与661亿元的“大窟窿”实在差距太大,难以让人把这么大的“缺口”都默认在“9月份”这一个月里。更有人提出质疑,公司方的数据和官方数据存在这么大的差距,这是为什么呢?
       
        “应该是计算方法不同,显然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更合理。”在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看来,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应该更可靠。他表示,国家发改委是按实际数据进行核算的,国内原油是按国内的价格计算,而两大公司可能把他们在国内的油也都按照国际最高价来进行核算。韩晓平认为“两桶油”不应该这么核算,“按这种方法核算的话,我想全世界所有的公司都是亏损的。”
       
        公众把“两桶油”的这种习惯性抱怨理解为“哭穷”。韩晓平认为,两大石油巨头这么做可能有两个用意:一是寻求减轻税负,二是博得大众的同情。但就公众的反应来看,似乎适得其反。韩晓平建议,石化巨头们不要再拿“炼油亏损”说事了,这将使其资本市场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