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政府将对化肥出口政策进一步收紧,四季度出台。专家认为,今年氮肥和磷肥的出口下降,但是部分小品种出口大幅增长,暴露出政策的漏洞。政策出台后将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行业协会也为了缓和,正在与有关部门协商,效果并不好,预计政策最迟明年正式发布。
据悉,政府将进一步改善化肥出口政策,小品种出口关税进行上调,今后将对国内磷肥上市公司产生负面影响。今年10月份后尿素、二铵两个出口窗口均关闭,国内秋季行情已将结束,新政策的出台对今秋市场影响有限,如果再关闭一个窗口,明春市场形势不太乐观。
受政策影响,今年尿素和磷酸二铵淡季出口受到明显遏制。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我国尿素出口量145.23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41.76%;磷酸二铵出口量212.72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6.02%。与此同时,含氮磷二元复合肥、重钙等低关税产品借助价格和政策的优势却大大火了一回。1-8月份,二元复合肥出口量达186.0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95.26%,而去年全年出口量仅为74.8万吨;重钙出口量达123.37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94.74%;普钙出口量达42.1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64.27%。
面对关税产品蜂拥出口,不少厂家纷纷改产低含量二元复合肥,销往小路更好的东南亚及中东地区。同时,考虑到成本和预算,一铵价格从去年的1700-1800元一度涨到3000元左右,尿素则从去年的1500-1600元涨到2000元以上,氯化铵更是从4月间的600-700元最高飙升至1100元左右。今年化肥价格明显高于去年。由于二元复合肥出口开了政策的一个先例,不利于公平竞争,因此化肥出口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未来对小品种肥料出口关税进行上调,将对国内磷肥上市公司形成一定负面影响。 关于出口政策的收紧幅度,受政策影响,由于国内经济不景气,因此最终出台的关税政策可能会考虑各方面的影响,也有回旋的余地。近期氯化铵和一铵价格已有所回落,复合肥厂商呈观望态势。
化肥产业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被列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产业,因此受政策影响较大,任何相关政策都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走势,从总体上来看,国家为了促进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其实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进一步更好整合行业,促进中国化肥产业的发展。 对于化肥行业里产能过剩的子行业,如今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断攀升,导致生产成本加大,政策的限制造成化肥出口受限,这将导致化肥行业的整体盈利下降,尤其是中小化肥企业处境将尤为艰难,而拥有资源或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核心竞争优势。
从整体上看,受行业内政策调整影响,2011年1-8月,化肥累计产量与2010年相比,有所下降,整体下降幅度达到8.05个百分点,氮磷钾肥累计生产4056.53万吨(折纯量)。从总体财务数据来看,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度提升,行业平均毛利率提高,利润总额增幅较大,整体业绩有所改善。受关税等政策影响,化肥出口量有所回落,种类上仍以氮肥和磷肥为主;进口量保持平稳,因资源缘故,进口以钾肥为主。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及种植业回报率提高,直接影响到了化肥需求。 从子行业来看,处于上游的公司,优势明显。原材料价格高位徘徊,这个对于无资源优势的相关化肥企业将是一个新的考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磷肥行业来看,走资源和矿肥优势结合的路子已很明显,未来拥有磷矿石资源也必将成为行业内的垄断者。从钾肥行业来看,氯化钾价格持续高位,下游需求刚性,必将为资源垄断型企业贡献更大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