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不含荧光增白剂新型洗衣液诞生
不含荧光增白剂新型洗衣液诞生
  • www.chemmade.com
  • 2011-07-21 10:35:30
  • 中国经济时报
  •     在洗衣液深陷荧光增白剂疑似致癌漩涡之际,北京棒哥精细化工研究中心日前推出自有知识产权、不含荧光增白剂的新型洗衣液,摒弃了在洗衣液中添加荧光增白剂的传统遮盖增白技术,代之以新型的BMC技术。BMC因子独有的特性既安全又无害,彻底解决了传统洗衣液中荧光增白剂残留的毒素危害。据悉,在国内液洗产品领域,棒哥是第一家采用BMC技术的日化企业。

       据研发人员介绍,BMC是一种最新开发的化合物,在洗衣时与水组成高效光反应催化剂系统。利用太阳能作为动力,通过类似光合作用的原理,吸收太阳光中的能量,激活空气中的氧,生成三线态氧,三线态氧极度不稳定,分解成单线态氧。单线态氧会定向寻找靶标污渍及色素。在洗涤衣物过程中,单线态氧和衣物上的水基污渍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氧化物。衣物晾晒时,单线态氧和油基、果酸及色素类污渍发生氧化反应,分解掉污渍及色素,完成二次洁净过程。BMC技术可把污渍彻底去除,以达到浅色的衣物更亮白,彩色衣物更鲜艳、透亮的效果。

       资深表面活性剂专家、北京星火晟表面活性剂研究所宋俭高级工程师告诉记者,卫生部8号令禁止将荧光增白剂添加到食品或用于制作食品的用具上,因为食用荧光增白剂后对人体危害很大。很多婴幼儿甚至学龄儿童有用衣袖擦嘴的习惯,在紧张、烦躁等情绪影响下,相当一段时间内,会咬噬所穿衣物衣袖,这相当于间接食用荧光增白剂,会导致多动症、湿疹、情绪不稳、行为怪异、食欲减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职业病因素分类表”中把它定性为“化学毒物”(代码:HX82)。南宁市卫生监督所2007年第7号卫生警示: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多环苯丙恶唑类化学物质,已被证实含有致癌危险,且能对人体的肝脏造成很大的危害。

       来自日本的调查指出,荧光增白剂随着女性贴身衣物会直接进入乳腺,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并导致皮肤癌等可怕的病变。但是,也有不同观点认为,上述问题不能确定看到的损害效应是荧光增白剂单一原因所致,还是有其他附加因素的结果。

       专家建议,尽量不要使用添加荧光增白剂的洗衣液、粉等洗涤婴幼儿衣物、成人内衣及贴身衣物。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