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用电紧张加剧,江苏、浙江等地提前采取了压缩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用电、鼓励企业错峰用电、对非连续性生产企业限电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基础化工这一高耗能行业产能受到压制。据记者了解,尽管不少上市公司表示,公司旗下拥有自己的电厂,但受外网电力成本上升,公司将限产或减产。
“有自己的发电厂,完全属于公司。但煤价上涨使发电成本上升,肯定会对价格有影响。”从事基础化工产品生产的滨化股份董秘于江向深圳商报记者透露,公司目前已是满负荷运行。
旗下也拥有电厂的氯碱生产厂商英力特董秘张玉秋也表示,随着煤电价格上涨,公司成本受到冲击,但产品价格短期内不会进行调整。
而不少受访公司表示,限电对于行业龙头企业而言是把双刃剑,因为产能限制导致供应减少后,产品价格会随之上涨。事实上,随着“五一”后限电范围的扩大,不少生产过程高耗电的化工品都在供需关系变化的影响下出现价格大涨,氯碱、黄磷、煤化工等基础化工产品价格均已水涨船高。
中信建投证券化工行业研究员李静告诉记者,尤其是华东和华南地区,受限电政策影响较大,当地氯碱企业开工不足,市场供应紧张。如华东地区30%离子膜碱的本周出厂报价已超过900元/吨,相比月初上涨超过30%,轻质纯碱涨幅也将近10%。
李静指出,在限电限产过程中最为受益的化工企业应当是高能耗行业中的高自给率企业,同时投资机会随着电荒扩散脚步可能出现在西部地区。在这一背景下看好西部具有高自给能力的氯碱企业,包括内蒙君正、中泰化学、英力特和天原集团,以及电力高度自给的滨化股份。
此外,受限电限产、原盐供应紧张,以及部分纯碱厂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停车检修的影响,纯碱价格也明显上涨。李静预计纯碱涨价对双环科技、三友化工、山东海化将产生正面影响。
对此,内蒙君正董办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公司有独立电厂,在电力供应上目前没有任何问题。中泰化学一位工作人员则向记者表示,公司母工厂主要依靠自己发电,且目前新疆尚未出现用电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