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环氧丙烷/聚醚短期回顾及四月市场展望
环氧丙烷/聚醚短期回顾及四月市场展望
  • www.chemmade.com
  • 2011-04-11 13:58:46
  • 环球聚氨酯网
  •   相信前段时间,不论是环氧丙烷还是聚醚,日子都不好过。
      
      下游的疲弱以及长期的盼望,使得坚挺的环氧丙烷似乎难以在高位坚挺。这一点尤其在华北及东北市场表露无疑:当地虽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报盘价格,但事实正是该地区下游的不济,才会造成更多的低价环丙流向其他市场。骨牌已经倒下,似乎别的地区也很难挺得住。
      
      “但这绝对不是正常的,(当地聚醚)需求差才是导致低价出现的原因。但我想用不了多久,当地的低价货源就会消失。这是由国内供应的基本规则决定的。”华东地区一工厂销售人士在两周前曾信心满满的表示。也正从这时开始,环丙止跌企稳。原因为何?
      
      猛药1:原料涨!丙烯和液氯的触底回调几乎是环丙工厂预言般的起死回生:山东丙烯从11300-11500元/吨一路回调至11800-11850元/吨,单此一项环丙成本增加近350元/吨;而液氯的起死回生更是增加了环丙话语的硬气程度:1000-1100元/吨回调至1700-1800元/吨,此一项有增加成本近千元。两项一合计,环丙工厂自然令下游无话可说。
      
      猛药2:多检修!滨化小修,石大胜华十余天的中修,东辰一个月的大修。此一项3-4月的供应总量会减少近7000吨。
      
      从表象来看,聚醚企业未有环氧丙烷库存,中间商和下游也多未有聚醚库存,市场期待似乎一波需求的真正来临,只此利好消息支撑市场。
      
      猛药3:外盘涨!沙特腊比格炼化PO装置将于4月下旬检修较长时间(一说70天,一说是40-50天),巴斯夫/陶氏合资的新加坡25万吨PO装置意外停产,预期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考虑到沙特和新加坡对中国的出口长期居于前两位,而这两套装置则是出货主力。粗略统计一季度开始,国内总进口量将减少2万吨左右。后续美金盘的拉涨相信只是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内盘低于外盘的情况将一直延续。
      
      环丙为保利润尚且如此努力,聚醚在低利甚至负利之下怎可善罢甘休。
      
      前期高桥的下跌虽说有些突然,但长期寂静的市场可能早已经有所预期。市场各工厂方面虽然不断以原料以及手头货源的成本均处于高位作为借口,不愿调低出厂报盘价格,但实际上各工厂却相继跟进,且有不弱于高桥之势。
      
      虽然未经证实,但市场风传广东海绵厂家组团北上的消息,还是令市场参与者很容易联想到“低价”“大单”这样的字眼,这也难怪,高位库存之下,厂家也在迫切的寻求资金的回笼。在经历长达半月的低位出货后,部分供应方的压力已经不同程度的减轻。
      
      否极泰来,周初华东大厂的暂不报盘一经传出,市场望风而动。即便中盘商以及下游对此多表现的冷淡。但事实上自昨日下午开始,不少中下游已经参与到市场的封盘当中来。但市场仍不乏较为中性的评论:“面临4月开始的淡季,整体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降价也刺激不了下游的需求。但价格的小幅拉涨是确认无疑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4-6月本不是海绵的开工和销售旺季,软泡自然不受待见。而去年的一场大火,使得华东不少外墙保温工程被迫停工,冰箱行业则继续受家电下乡的利好刺激,今年总体来看仍将维持不错的增长态势。
      
      但总的来看,无论上游如何火爆,目前能决定走势的只有国内市场的需求。在进入到二季度后,市场可冷暖分明的情况可能更加凸显:上游原料热,下游需求冷。
      
      四月市场总体看,回调余地不大,不论是环丙还是聚醚。但上涨幅度也会因下游的不济而增幅有限。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