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液氢制取技术产业化应用获新突破
我国液氢制取技术产业化应用获新突破
  • www.chemmade.com
  • 2025-09-25 10:19:03
  • 科技日报
  • 我国液氢技术产业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研制的5吨/天液氢制取装备的核心设备在安徽阜阳民用液氢工厂实现示范应用,已连续稳定运行超过168小时。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大规模高效液氢工厂的自主研发能力,为氢能商业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随着氢燃料商用车的集中运行,如何高效制备、运输和加注氢气成为关键难题。液态储氢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向之一,因为它“肚量大、占地小”,特别适合远距离、小空间、连续用氢的场景。不过,液氢制备需将氢气冷却至-253℃的超低温状态,对设备工艺要求极为苛刻。


    “经过四年技术攻关,我们成功突破5吨/天液氢制取装备的一系列核心技术。比如大规模高效氢气液化工艺流程设计与优化、正仲氢转化与换热一体化技术、重载氢气透平膨胀机技术,以及整套系统集成与调控技术等。”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谢秀娟告诉记者。


    经第三方测试和专家现场见证,此次研制的高速重载氢气透平膨胀机最高绝热效率达83.52%,高效正仲氢转化及换热一体化换热器最高换热效能达96.77%。“我们已经实现5吨/天氢制取装备的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的自主可控,装备液化能力达到5.27吨/天,生产每千克液氢能耗为11.8千瓦时。”谢秀娟说。


    据悉,这项成果为我国首条“液氢制取—储运—加注”产业链示范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有力推动氢燃料商用车、绿色能源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并助力10—30吨/天更大规模氢液化装置的后续研发。


  • 文章关键词: 液氢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