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海外企业垄断 电子特气的春天还要等多久?
海外企业垄断 电子特气的春天还要等多久?
  • www.chemmade.com
  • 2023-09-04 09:52:23
  • 财联社
  •   电子特气国内市场最近两年飞速发展,一方面搭上半导体发展的快车,另一方面是进口替代的需要。但半导体行业发展去年迎来周期性的谷底,也对上游的电子特气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为特种气体国产化先行者的A股上市公司华特气体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近四成,业绩公布次日股价更是应声重挫超10%。不过,业内指出,随着半导体行业整体逐步走出低谷,电子特气的需求年内或将在集成电路、面板、光伏三大支柱产业的支持下完成逆转提升。

      ▌电子特气市场被海外企业垄断 


      电子特种气体被称作工业气体“王冠上的明珠”,同时,作为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也被誉为半导体产业的“血液”,会直接影响半导体产品的性能。在集成电路晶圆制造过程中,电子特气的使用占比接近14%,系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耗材。

      国内最大的民营特种气体及相关设备供应商之一华特气体8月初披露的半年报显示,营收7.41亿元,同比下降16.21%;归母净利润7461.88万元,同比下降36.85%。报告期内,受经济低迷、消费电子等需求不振、下游半导体厂稼动率下降等影响,公司特种气体销售同比下降26.32%,其中电子特气销售3.44亿元同比下降32.28%。半年报公布次日,华特气体股价应声大跌10.21%,拉长时间来看,自2022年9月的高点迄今股价累计最大跌幅56%。

      同样从事电子特气业务的中船特气半年报显示,受半导体周期、终端市场需求疲软等宏观因素影响,上半年营业收入8亿元同比减少16.23%;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减少16.57%。自4月21日上市以来,中船特气股价迄今累计最大跌幅41%。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相关电子特气A股上市公司业绩依然喜人,主因俄乌冲突限制俄罗斯和乌克兰电子气体的出口。资料显示,乌克兰是氖气的主要出口国,生产全球70%的氖气。但今年开始,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供应缺口得到解决,再加上半导体行业整体下行趋势,此类电子气体的价格大跌。根据iFinD数据,23Q2氦气和氖气均价分别同比下跌31.7%和96.6%。

      目前国内自主生产的电子特种气体市场份额占比较小,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统计,我国仅能生产约20%的集成电路生产用电子特气品种,高端产能不足,进口依赖严重。

      同时,因为技术、认证周期、资金、资质等数个壁垒,导致目前国际电子特气的产能已经被垄断。全球和中国电子特气市场均主要被海外公司占据,主要生产商分别为美国空气化工、德国林德集团、法国液化空气和大阳日酸,合计占据全球电子特气91%的市场份额,并且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据TECHCET,2020年外资在中国电子特气市场的合计市占率约85%。而据亿渡数据,国产企业第一梯队包括华特气体、金宏气体、南大光电和雅克科技,2020年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仅为1.91%、1.56%、1.5%和1.3%。

      ▌华特气体、凯美特气等市场开拓频频报喜 

      站在当前时点来看,危机中也孕育着机遇。有分析指出,华特气体作为兼具产品研发和客户优势,特气产品种类最完备的上市企业之一,有望先行摘得行业红利。据了解,华特气体的拳头产品光刻气通过了荷兰ASML和日本GIGAPHOTON株式会社的认证,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通过两家认证的气体公司。在今年1月,公司的准分子激光气体产品通过相关认证。此外,公司成功实现了对国内12寸集成电路制造厂商超过85%的客户覆盖率。


      而切入电子特气后的凯美特气市场开拓亦取得新突破,2月2日午间公司官宣获ASML子公司光刻气产品供应商认证函,ASML子公司Cymer已将凯美特电子特种气体公司光刻气产品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受利好消息推动,凯美特气当日午后股价封住涨停。

      华特气体、金宏气体、中船特气等A股头部气体厂商已成为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半导体等国内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特气主要供应商,产品陆续获得台积电、联华电子、德州仪器、海力士等海外领先企业的认证,部分产品已进入相关企业供应链。同时,电子特气国产化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的国产化占比将提高到25%。

      业内指出,电子特气的需求在2023年年内或将在集成电路、面板、光伏三大支柱产业的支持下完成逆转提升。根据SEMI发布的《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将同比下降22%。不过,按照过去半导体周期的轮回,这也意味着行业低谷已过,至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投资将快速回暖至920亿美元,同比增长21%。随着全球半导体设备的投资额回升,将带动包括电子特气在内的相关材料需求。

      有分析认为,尽管与国际气体公司相比,国内气体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仍有差距。但在技术不断突破、国家政策扶持、下游市场发展迅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加上国内企业拥有低成本、贴近客户、反应灵活等优势,国内气体企业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市场份额有望扩大。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电子特气、特种气体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