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迈向产业化
我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迈向产业化
  • www.chemmade.com
  • 2011-01-13 09:56:51
  • 中国化工报
  •     继多晶硅及薄膜太阳能电池之后,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产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开发取得突破。上周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透露,该公司承担的国内首个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项目攻克了光电材料、单元封装、组件封装等难关,把电池从2×2平方厘米、5×5平方厘米、15×15平方厘米,做到了80×72平方厘米。经检测,这种大面积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技术指标及稳定性均达到了产业化要求。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以低成本的纳米二氧化钛和光敏染料为主要原料,模拟自然界中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相比,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制作工艺简单、不需昂贵的设备和高洁净度的厂房设施,制作成本仅为硅太阳能电池的1/10~1/5。该电池使用的纳米二氧化钛、N3染料、电解质等材料价格便宜且环保无污染,同时它对光线的要求相对不那么严格,即使在比较弱的光线照射下也能工作。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于1991年由瑞士科学家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之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也进入该研发领域。我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始于1994年,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起,目前,该课题已被列为国家“863”、“973”计划重大科研项目。

      2008年初,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与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成立汉光太阳能研究所。2009年底,邯郸市政府与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共同推进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发项目合作协议。目前,汉光太阳能研究所已掌握核心材料如:N3染料、电解质、铂液、保护层、碳层的配方及生产合成工艺,具备了多种规格型号电池单元的制作能力,其光电流、光电压及光电效率都已满足小型用电器的电量要求,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

      该项目负责人还告诉记者,我国自主研发的这种新一代太阳能电池产品只在短短十几年内就迈向了产业化,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与世界保持同步,计划在2015年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达到20MW的生产能力。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