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硅料供应潜在过剩为何仍热衷签订长单?
硅料供应潜在过剩为何仍热衷签订长单?
  • www.chemmade.com
  • 2022-10-08 09:19:42
  • 证券时报
  •   近期,市场频频出现硅料企业与下游企业签订大额长单的消息,百亿甚至千亿订单已不罕见,但类似消息的感染力并未减弱,屡屡撩动投资者心弦。

      首先,需要厘清一个问题,投资者与其沉迷于关注订单金额,不如更多地关注订单签约量。当前硅料价格正处在十年来的高点,而2020年中硅料价格仅有6万元/吨,是现价的1/5,新签的长单均为锁量不锁价,关注签约量的意义更大;况且硅料也在迅速扩产,价格恢复常态是目之所及的,实际执行时的金额相比公告金额很可能要打个折扣。

      与此相关的问题是,长单执行并非集中在一两年,时间跨度很宽。例如,双良节能与新特能源签订的15万吨长单执行期为2023~2030年,晶科能源与通威股份签订的千亿元长单执行期也是从今年9月到2026年底。由此来看,落在任意年份的签约量变得更具操作性。

      毫无疑问,当前硅料厂商处在盈利最好的阶段,可以用几个数据来说明,大全能源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硅料单位销售价格(不含税)为21.3万元/吨,而单位成本仅为6.314万元/吨;特变电工新能源产业及工程上半年毛利率为56.34%,同比增加超过27个百分点。

      但也需要注意到,目前硅料上市公司的动态市盈率均在10倍以下甚至更低,和一般的化工企业无异,意味着资本市场并没有给予这类厂商太多的成长性溢价。

      光伏行业签订长单由来已久,早前,长单锁量又锁价,但这种方式曾引发巨头崩盘;这两年,由于硅料供应紧缺,拥硅为王的呼声甚嚣尘上,长单之风再起。但目前的情况是,硅料环节新老玩家大幅扩产,硅料价格有望逐步回归。这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在未来硅料供应有保障、甚至面临潜在过剩风险的时候,为何下游企业仍热衷于签订大额长单。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虽然未来硅料供应可能会较快增长,但光伏终端需求难以准确预测,如果未来产业链降价,可能触发光伏装机的快速增长,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关注硅料甚至其他各个环节会否成为光伏行业发展的瓶颈。

      另外,下游环节仍然在抢硅料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环节之间的相对供需情况,从硅料和下游硅片、电池的关系来讲,硅料产能规模还是相对小的,硅片产能扩张速度更快,这种情况下,硅片厂商为了保障自己未来的开工率也有动力去提前锁定硅料。

      还有一个情况需要关注,在近期签订的硅料长单中,无论是硅料端还是硅片端,都有不少新秀企业的身影;在这背后,企业之间的绑定十分密切,背后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硅料、光伏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