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制造网消息:油价继续受寒冷天气及美国经济数据造好支持,带动原油需求增加,油价日前一举突破每桶90美元关口,创26个月以来新高。市场人士预料,冬季取暖需求强劲及原油存量下降,将支持油价在冬季继续上涨。长线而言,面对通胀预期升温,石油相对其他商品仍落后,建议投资者逢低吸纳。
据《香港商报》报道,欧债危机拖累油价在今年5月一度失守65美元关口,其后油价一直于75至85美元上落,至日前终突破每桶90美元关口,创26个月以来新高。
敦沛金融业务总监周燕珊预料,油价在冬季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冬季取暖需求强劲,以及原油存量下降,预期今年冬季异常寒冷将加剧燃料需求,支持冬季油价进一步上升。美国能源情报署于22日公布,截至12月17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下降530万桶,降至34070万桶,为连续第三周下降;上周包括取暖油的蒸馏油的日均需求增加27.8万桶。另外,继欧洲和美国东北部之后,中国东北部遭遇寒流袭击,寒冬天气推高燃料需求。
有分析指出,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经济增速的乐观情绪将推动油价上涨。美国日前上调第三季度经济增幅。数据显示,美国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2.6%,高于之前两次预估的2%和2.5%,表明美国经济复苏速度有所加快,市场上原油的需求预期随之增加。
油价仍有水位
周燕珊建议,投资者采取逢低吸纳政策,预料油价于86至88美元有支持,她谓:“始终物价不断上升,中国当前不愿加息,暂时未能遏抑物价,市场焦点的通胀仍严重。此外,石油相对其他商品仍落后,距离历史高位仍相差一大截,成为基金入货首选。”油价曾于2008年创下147美元高位。
投资者希望捕捉原油升势,最直接的方法是投资期油合约及期油窝轮,最贴近油价走势。投资者可透过期货户口买卖期油合约,纽约原油期货入场约70000元,纽约小型原油期货入场费约40000元,因期货交易涉及杠杆,风险会较高。期油窝轮跟传统窝轮无异,入场费较期油合约更低,仅2500元至5000元便可入场。
中海油业务前景看高一线
BMI基金管理总裁沈庆洪表示,在港上市的三只内地龙头石油及石化股中国石油天然气(857)、中国海洋石油(883)及中国石油化工(386),股价走势主要受业务前景影响,油价走势对其影响较小。近日中海油股价屡创高,沈氏指出,主因是公司不断进行海外并购,令其产量持续增长,而海外并购毋须缴付内地暴利税,业务前景及股价较具上升空间。
瑞银研究报告指出,预料国际油价于2011年至2014年稳步上升,以及油产量胜预期的情况下,分别调升中海油(883)2010年至2012年每股基本盈利预测9%、13%及11%至1.24元人民币、1.36元人民币及1.45元人民币。
瑞银认为,中海油股价处于历史新高水平,现估值不吸引,维持“中性”评级不变,12个月目标价由17.2元调升至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