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调控初见成效 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化
调控初见成效 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化
  • www.chemmade.com
  • 2021-08-19 09:40:27
  • 经济日报
  •   国内保供稳价政策调控初见成效,加上全球货币金融环境的变化,大宗商品开始降温,品种之间出现分化。当前的大宗商品价格问题,更多反映的是实体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下一步,需要把对大宗商品价格的调控上升到稳增长、防通胀的高度,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各项工作。

      7月下旬以来,国内保供稳价政策调控初见成效,加上全球货币金融环境的变化,大宗商品开始降温,品种之间出现分化。铁矿石价格明显下跌,铜、铝等金属高位震荡,不过目前依然有个别品种如焦煤的供需矛盾突出,受限于供给能力不足,价格依然高烧不退。这种局面也反映出大宗商品市场运行的复杂性,以及经济稳增长面临的压力。

      从全球资金面来看,最近美联储频频释放退出货币宽松的信号,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也大幅缩水,加上多个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开始加息,全球范围内货币宽松的政策基调正在转向。从国内来看,在经过对重点企业约谈、调整期货保证金、规范流通秩序等措施后,市场上投机炒作力量逐步淡出。因此,当前的大宗商品价格问题,更多反映的是实体经济运行中的问题。

      以铁矿石为例,我国加强了需求侧管理。一是5月份以来,分两个批次取消了100多种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又提高了铬铁、高纯生铁的出口税,对不合理外需进行了调控。二是落实压减粗钢产量的工作部署,多个省份陆续公布了粗钢产量压减计划,目前我国粗钢日产量已经出现同比下降。在调控政策的影响下,7月份铁矿石进口量同比下降21.4%,铁矿石期货距高点已有35%左右跌幅。

      不过,相对于铁矿石的单一用途,对煤炭相关产品的调控就相对复杂。煤炭的两个主要用途是火力发电和炼焦,两者占到了煤炭消耗量的70%。今年以来,在“减碳”政策要求下,国内煤炭产能释放受到限制,煤矿事故导致的停产以及7月份以来的恶劣天气,又加剧了这一情况。另外,今年的煤炭进口量大幅低于往年同期水平。而从需求侧看,夏季用电高峰期各地用电紧张的情况频现,如不能保证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势必会影响经济复苏步伐。从全局出发,应优先保障动力煤供应,所以焦煤供应受到限制,价格上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

      近期,我国大力纠正运动式“减碳”,释放国内煤炭产能,并投放煤炭储备,还加大了煤炭的进口力度,多管齐下保障煤炭供应。在政策调控下,目前全国煤炭产量明显增加,用电旺季进入尾声,需求持续回落,电厂供煤已经大于耗煤。随着动力煤供应紧张的缓解,预计焦煤供应缺口也会逐步减小,价格有望趋稳。

      需要注意的是,7月份国内多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这里面既有去年下半年基数增大的原因,也有恶劣天气和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压制了企业盈利能力和投资意愿,进而对就业、消费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把对大宗商品价格的调控上升到稳增长、防通胀的高度,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各项工作。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大宗商品、价格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