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技术不断变革有望重构光伏产业格局
技术不断变革有望重构光伏产业格局
  • www.chemmade.com
  • 2020-12-25 09:32:54
  • 证券时报
  •   “行业更新换代太快了,方向性的选择也特别重要,过去,行业里有600多家电池企业,现在大的企业也只剩这么几家了。”一家光伏电池生产商对记者说。事实上,技术变化不断带动了电池企业的洗牌与集中度的提升。

      光伏是一个不断追求效率提高成本下降的行业。单晶技术出现后,与多晶之间的转换效率高下立判,但在初期,单晶面临成本高的问题,随着产业链不断努力,单晶成本降低,对多晶的优势逐步确立。不少业内人士预测,2020年应用单晶技术的产品市占率有望超过90%。

      单晶取代多晶的过程中,有的巨头倒下了,也有新的巨头产生,例如,隆基股份就是单晶技术的典型代表,公司最新市值超过3400亿元。

      回顾最近一段时间的技术热点,可以看到,大硅片、异质结、颗粒硅纷纷受到追捧,光伏行业正处在不同环节多种技术路线交织、变革的时期。越是在技术变革期,行业的格局越容易重构,巨头有巨头的风险,而二三线企业也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就硅片环节来看,虽然市场仍在争论到底是182硅片更好还是210硅片更好,但大尺寸硅片已经成为市场共识。如果时间退回到去年,硅片市场还是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双寡头”的天下,但是到了今年,硅片“新势力”企业陆续崛起。

      典型的代表是上机数控与京运通,11月至今,上机数控签署了多个硅片供货合同,涉及的总金额超过250亿元,签约对象包括天合光能、东方日升、阿特斯等。京运通最近也披露了78亿元的硅片供货合同。由此可见,“新势力”们一定程度上正在逐步被认可。

      对于“新势力”企业而言,实现弯道超车的原因主要就是把握住了大硅片技术的切换周期。当然,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新势力”企业不愿意在182与210的硅片尺寸之争中站队,而是依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生产。

      相比之下,龙头硅片厂商旧有产能保有量大,转型步伐走起来或许不会那么快;此外,龙头硅片厂商由于一体化布局的因素,可能还面临独立性不足的问题。由此,光伏企业在技术赛道切换中的风险与机会可见一斑。

      光伏电池也处在深刻变化阶段,目前PERC电池已进入成熟期,效率的瓶颈已经初现。异质结电池具有高效率、低衰减和低温度系数的优势,很可能是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甚至可以说,电池环节的技术路线切换会带来一波新的浪潮,这足可以媲美单晶取代多晶的浪潮。

      事实上,从当前A股的光伏龙头来看,在异质结、大硅片等方向布局上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区别。对于即将到来的2021年,210硅片是否会形成较大规模?异质结电池又是否会形成一定规模?这些考验着巨头的战略眼光,也影响着行业格局的走向。


      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伏产、电池企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