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钢协首提矿价应与钢价挂钩 新定价方案酝酿中
中钢协首提矿价应与钢价挂钩 新定价方案酝酿中
  • www.chemmade.com
  • 2010-09-29 10:00:28
  • 北京商报
  •   一直坚守年度定价却又对三大矿无可奈何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似乎终于找到了折中的办法。昨日,从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上传出消息,中钢协对铁矿石定价机制首次提出了改革意见,称矿石指数应与钢材价格指数挂钩。
      
      新定价方案正在酝酿中
      
      今年来,掌控了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70%以上的全球三大矿山,为抬高矿价而废除年度定价,转而强势推行季度定价。此举引起全球钢企反对,尤其是铁矿石最大进口国中国。但无奈的是,面对誓将季度指数定价进行到底的三大矿,包括中钢协在内的铁矿石买家发出的所有抗议均毫无效果。
      
      此次,对于改进定价方式,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透露,经过中方的慎重研究,考虑矿石价格应该与钢材的“一次材”价格挂钩,铁矿石不是最终商品,只通过“一次材”才体现商品价值。据介绍,“一次材”包括板材、长材等,其成本构成中铁矿石占30%左右,铁矿石价格应随钢价的波动而波动,“一次材”的指数比矿石指数要广泛得多,仅中国就有十几家机构发布,而中钢协的价格指数也涵盖了几乎全部的产品。
      
      指现行季度定价“歧视中国”
      
      在计划推行新定价方案的同时,对于现行的季度定价,单尚华则再次进行批判称:“铁矿石的指数季度定价模式是三大矿对中国钢厂的歧视性做法。”
      
      单尚华指出,指数季度定价机制未经广大铁矿石用户系统地沟通,矿山在短期内强制推行,使全球铁矿石贸易秩序陷入混乱,给供需双方生产计划的执行和双方对长远战略的制定增加了很多困难,给钢铁及其下游行业带来很多不确定不可预测的影响,使铁矿石生产企业、钢铁企业、钢铁用户三位一体的产业链平衡关系被打破,这种脱离实际的定价模式已经受到全球各界的质疑。
      
      真正落实难度不小
      
      “简单来看,中钢协提出的矿价改革方案是跟国内钢材市场行情进行挂钩,毕竟单纯指数定价更容易受国际金融资本的炒作。”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艳平表示。
      
      兰格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张琳也认为,新的定价方案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提出铁矿石价格指数线条应与钢价指数波动趋势有趋同性。也就是说,把铁矿石链条中的“金融炒作”水分挤出。毕竟铁矿石用途具有专一性。理所当然,矿石的价格应该很大程度上受其惟一用户——钢铁厂效益的影响。
      
      不过,业内分析师也普遍认为,让铁矿石指数与钢价指数挂钩,甚至与中国钢价挂钩,这种方式非常理想化,要变为现实将相当不容易。张琳告诉记者,目前国际市场拥有影响力的铁矿石现货指数主要有三个,分别是环球钢讯的TSI指数、金属导报的MBIO指数以及在中国使用较广泛的普氏指数。但这些指数都不与钢价挂钩,其中普氏指数在中国应用最为广泛,但也被认为是价格最高的,对钢厂比较不利。由此看来,中国可能要制定自己的铁矿石指数。
      
      一直以来,中国都没有自己的铁矿石指数,也曾有中国钢企宣称要涉足这一领域,但由于技术等种种原因最终都不了了之。“本身中国制定自己的铁矿石指数就困难重重,更何况,就算有了自己的铁矿石指数,中国指数要想在国际上打响知名度,并获得三大矿的认可也极其艰难,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张琳说。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