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铜价难以出现深跌 市场反弹动力不足
铜价难以出现深跌 市场反弹动力不足
  • www.chemmade.com
  • 2019-07-18 09:37:20
  • 期货日报
  •   矿端供应趋紧之势已成共识,只不过向精铜端传导需要较长时间。下游生产旺季已经过去,铜管开工率下行,汽车市场冷清局面有所改观。因此,短期铜价难以出现深跌,但反弹动力不足。



      近日铜价波动较大,7月9日受制于美元走强和全球经济增长忧虑,沪铜指数一度跌至45650元/吨,刷新近两年的低位,随后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国会证词释放鸽派信息,铜价大幅高开,连收三阳。展望后市,得益于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及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宏观层面压制减弱;矿端供应趋紧态势延续,将传导至精铜端,不过随着大部分炼厂检修结束,7月精铜产出料将回升,且库存水平并不算太低,供应面有支撑也有压力;需求端,空调生产旺季已过,等待电缆消费发力。因此,我们认为铜价下方空间有限,但反弹尚需时日。

      宏观面压制减弱

      7月10日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作证词时表示,受多个因素影响,美国经济前景在近期没有出现好转迹象,不确定性增加。市场预期7月降息概率大增,美元指数重挫。从公布的数据来看,虽然6月ISM制造业PMI回落至两年多低位,但6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好于预期,核心CPI同比值维持在2%上下,7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较大,需关注降息幅度不及预期的市场反映。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仍在荣枯线下方,德国和法国有所改善,预计宽松货币政策或维持。

      中国6月制造业PMI环比持平于49.4,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0.8个百分点,表明下游企业的备货变得积极,为黯淡的前景增添一丝曙光。中美贸易谈判代表谈话,美国政府宣布将豁免110种自中国进口商品的高关税,短期中美经贸紧张关系有望缓解,对铜价也有一定的提振。

      矿端供应趋紧已成共识

      据悉,智利矿业巨头Antofagasta与江铜、铜陵有色签订2020年上半年TC长单,价格为65美元/吨上下,逼近冶炼厂盈亏线,而2019年长协价为80.8美元/吨,由此可见下降幅度之大,矿端供应趋紧态势严峻。随着扩产,冶炼厂对铜精矿的争夺也将更加激烈。

      不过,从国内精铜供应来看,并未现明显短缺,现货小幅升水100元/吨左右。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6月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11.8%,至80.4万吨,为2008年12月以来最高。由于国内供应相对充裕,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下滑至32.6万吨。随着冶炼厂检修结束,7月产出料将进一步回升。

      库存方面,7月初由于集中交仓,LME铜库存快速攀升至30万吨以上,上周减少14775吨,国内库存上周增加4375吨,仓单数量增加7450吨,不利于铜价反弹。总体来看,库存水平并不低,难以带动铜价反弹。

      等待需求改善

      三四五月份是空调生产旺季,6月后进入淡季,铜管企业的开工率下滑,6月铜板带箔企业的开工率同比下滑8.22个百分点,至69.32%,后期对铜消费的带动有限。前5个月电网投资速度较慢,预计下半年将提速。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各地和电网企业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提前一年完成电力“十三五”规划中明确的全部改造升级任务。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9.5万辆和205.6万辆,同比降幅收窄;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56.3%和80%,汽车市场冷清状态有所改善。本月开始六类废铜进口转为限制进口类,7月10日批复的进口数量为12.445万吨,废铜进口受限及供应的趋降,会缩小精废价差,间接促进精铜消费。

      截至7月9日当周,COMEX1号铜非商业多头持仓增加118张,至76596张,而非商业空头持仓大增10889张,至116583张,净空头寸进一步扩大,说明资金看空的氛围仍较浓厚,不利于铜价反弹。

      综上所述,在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引领下,恐慌情绪减弱,中美贸易紧张关系有所缓和,前期压制铜价的宏观因素发生转变,给予铜价一定的支撑。供需层面上,矿端供应趋紧之势已成共识,只不过向精铜端传导需要较长时间,当前库存水平不高也不低,难以对铜价形成较强的带动;空调生产旺季已经过去,铜管开工率下行,下半年电缆消费有望提速,汽车市场冷清局面有所改观,需求端不温不火。因此,短期铜价难以出现深跌,但反弹动力不足。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铜价铜矿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