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产品资讯 > 现代煤化工产品跌价暴露发展模式短板
现代煤化工产品跌价暴露发展模式短板
  • www.chemmade.com
  • 2020-04-29 09:10:31
  • 金联创
  •   “目前,大部分煤制乙二醇项目处于盈亏平衡点以下,很多企业不得不减产、停产,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煤制烯烃是公认‘最赚钱’的煤化工细分领域,即便如此,大部分项目也难抵低油价冲击。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项目基本就不赚钱了。”

      “本轮油价暴跌与以往有很大区别,绝不能寄希望于油价短期内反弹回升,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近一个月来,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WTI价格一度跌破20美元/桶,在影响油市的同时,也给现代煤化工发展敲响警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行业专家、企业人士纷纷表达担忧之情。业内甚至认为,油价闪崩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行业正遭遇近年来的“最强”冲击。这一次,现代煤化工能否经受考验?

      行业遭遇近年来最大冲击

      3月初,国际油价开始下跌。截至4月2日,WTI原油期货、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仍在30美元/桶之下。油价“跌跌不休”,让煤化工企业的日子更紧了。

      对此,下游市场很快出现连锁反应,多个煤化工产品的价格应声下跌。例如,据统计,从3月6日到10日,粗苯、工业萘、高温煤焦油价格已分别下滑158元/吨、77元/吨、31元/吨。而这些轻微跌幅仅是“开始”。

      以近两年最热门的煤制乙二醇为例,现有项目成本多在4800-5000元/吨。除了传统石油乙烯法路线,煤制乙二醇产能已占到总产能的40%以上。油价下跌以来,乙二醇期货、现货市场价格双双跌破4000元/吨,期货价格一度低于3000元/吨。就在1年多前,煤制乙二醇尚处8000元/吨的高位。“相比传统路线,煤制乙二醇已有很强竞争力。尽管如此,低油价冲击仍导致大部分项目亏损,很多企业无奈减产、停产。”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人士坦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能源化工处处长王钰进一步告诉记者,按照产品划分,现代煤化工各细分行业均有自己的“临界点”。在煤制油领域,当油价分别高于70—75美元/桶、55美元/桶时,以油品为主、以化学品为主的项目才具备盈利能力。当油价高于45—50美元/桶,煤制烯烃项目可保证盈利;油价低于40美元/桶,项目基本不赚钱。煤制乙二醇的盈亏平衡点,则在55美元/桶左右。

      “国际油价若长期低于45美元/桶,现代煤化工行业将持续大面积亏损。短期若能回到50美元/桶,煤制烯烃项目还有一定盈利空间。”王钰认为,相比2008年、2014年两次油价暴跌,本次影响更甚,“可以说,这是近年来煤化工行业遭遇的最大一次冲击。”

      产品跌价暴露发展模式短板

      煤化工项目的盈利能力与油价息息相关,行业遭遇低油价冲击也非首次。但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相比以往,此轮冲击更值得警醒。

      “此次影响的时间长、范围广,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未来走势尚不明朗。除了影响上游生产,下游需求也大打折扣,终端产品降价很快,对行业产生全面性影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委会副秘书长王秀江表示,吸取前几轮低油价教训,煤化工企业已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管理升级等做法的重要性,并做了大量改进。但由于多重因素叠加,应对本轮冲击的难度更大。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悦也称,本轮油价暴跌受多种因素影响,与以往有很大区别,绝不能寄希望于油价短期内反弹回升,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和行动准备。

      除了“眼前”难关,一位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此前,煤化工行业虽经受住几轮考验,部分项目也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但油价下跌的风险仍被低估了。“2014年暴跌之后,油价有所回升,现代煤化工重新热了起来,大量项目争相上马。实际上,受世界经济形势、原油生产成本、技术进步降低油耗等影响,长期维持中低油价的概率更大。”

      上述人士认为,对低油价风险的低估,还表现在现有项目复制多、创新少,进而导致行业整体以量取胜,并不占优。“比如,煤制乙二醇项目市场化程度高、发展速度很快。但大批装置在技术尚未成熟时就赶着上马,有些投资存在明显的盲目性,还有的产品质量并不能适应下游需求。项目数量多,应用领域、范围却受限,低油价之下竞争力更弱。”

      早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助理张继明也称,项目越建越多,但方案雷同、布局分散,没有形成集群效应,投资和成本也未逐步降低。“以煤制烯烃为例,市场有缺口时,效益尚可观。当市场饱和时,能否抵住沿海和海外大规模低成本的产能冲击?”

      关键要在中低油价下具备竞争力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部分企业正在通过增加多元化产品种类、加大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全面调整负荷等方式,积极应对低油价冲击。

      短期来看,王钰表示,国际油价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低位运行,煤化工企业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煤化工项目的经济性和竞争力,既受到油价影响,也与原料煤价格紧密相关。国际油价下跌,石油基产品的价格随之下滑,国内原料煤的价格却没有明显波动,或者说相比油价变动,煤价反应滞后。为避免煤化工项目被两头夹击,建议企业在煤价上想想办法。”

      王钰称,对于自身有煤源的企业而言,调低化工用煤价格,相当于减少煤矿利润,从“左口袋”到“右口袋”以渡过眼前困难。对于其他企业,可尝试与供应方谈判适当调整煤价,实现周期性缓解。“面对下游需求萎缩、国际油价震荡,煤化工项目先要活下来。”

      长远来看,如何在中低油价下具备竞争力,是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张继明表示,若回不到“高油价”时代,现代煤化工还将直面沿海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冲击。相比之下,煤化工项目的单位产能投资大,是石油炼化单位产能投资强度的5—10倍;现有项目规模有限,往往只能生产1-2个主产品,很难实现梯级化利用。“未来,核心是成本与特色的竞争。现代煤化工行业缺乏生产成本低或独特的产品,亟需找准定位,根据自身特点耦合技术路线、优化系统、统筹考虑,形成差异化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的产品体系。”

      上述资深专家也称,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基础,现代煤化工行业要寻求技术突破,分类施策、适度发展。“长期以来,提到煤化工就说规划了多少万吨的项目,接下来可否考虑换一换说法,从追求数量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煤化工产品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