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化工安全 > “1.4”向阳化工爆炸事故原因初步查明
“1.4”向阳化工爆炸事故原因初步查明
  • www.chemmade.com
  • 2012-01-31 14:19:02
  • 中国化工报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1月16日下午,嘉兴市安监局召开了嘉兴市向阳化工厂“1·4”爆炸事故现场会。与会人员察看了爆炸事故现场,听取了企业、专家、安监部门对事故过程、原因的介绍和剖析。
      
      1月4日21时55分许,嘉兴市向阳化工厂N-异丙基羟胺(IPHA)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经调查组初步查明,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该公司开发的高效阻聚剂N-异丙基羟胺新产品生产工艺尚不过关,导致生产过程出现异常;二是现场操作人员缺乏应有的应急处理技能训练,当生产出现异常时应急处理存在失误,最终导致了这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据了解,嘉兴市向阳化工厂创建于1979年,于1998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N-异丙基羟胺是一种高效阻聚剂,是该公司与地方高校合作于2005年开发成功的新产品,于2007年投入试生产。2010年,该产品通过了省级鉴定。据介绍,当时专家组在鉴定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该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浙江省安监局副局长董国庆指出,该起事故反映出企业存在诸多问题,新产品生产工艺不过关,未进行规范的化工总平面设计,布局不合理,自动化程度不够;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技能有待提升等。这些既反映了当下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不足,也为安监部门今后加强监管指明了方向。他要求其他企业要在吸取此次事故教训的基础上,重视工艺技术成熟性,重视员工教育培训,逐步提升安全控制水平。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