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专利技术 > 研究人员首次实现超薄多孔膜大面积制备
研究人员首次实现超薄多孔膜大面积制备
  • www.chemmade.com
  • 2018-11-22 13:56:40
  • 中化新网
  •   天津大学11月20日发布消息称,该校化工学院王志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首次实现了超薄多孔膜的大面积制备,为气体的分离技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二氧化碳的分离与捕集对于缓解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在碳捕集方面,在气体分离中大放异彩的MOFs材料显得不是很合适。其重要原因是大部分的碳分离捕集过程都会涉及到水份的影响,在潮湿的条件下MOFs材料的结构不是很稳定。并且在制备过滤膜的时候,MOFs材料一般会被涂覆到高分子薄膜上来形成“混合相”的薄膜。但是由于MOFs和薄膜之间没有化学的桥接作用,因此实际的过滤薄膜会存在很多缺陷以及MOFs的团聚,从而造成过滤膜的性能缺失。

      英国伦敦时间11月19日下午,该科研成果在《自然·材料》在线发表,首次发现了可以通过金属诱导的方法来合成有序微孔膜,用于高效的CO2/N2分离。

      研究者以金属离子(Cu2+  Zn2+),有机偶联分子和短链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结构单元,成功构筑了具有有序微孔结构的金属诱导有序微孔聚合物(MMPs)。MMPs可以涂覆在商业的薄膜上,具有很好的机械稳定性。且由于CO2和其中的聚合物单元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因此能够透过薄膜;而亲和性较差的氮气被阻挡,从而实现了气体的分离。

      据悉,王志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CO2分离膜技术的研究。为突破CO2分离膜的性能瓶颈,从综合调控膜结构、联合多种选择机制、构筑CO2高速传递通道以及构筑高效仿生结构等方面设计和制备高性能膜材料。成功开发了多种分离性能处于世界先进甚至领先水平的新型CO2分离膜材料。在此基础上,系统开发了膜材料、膜及膜组件的规模化制备技术。

  • 文章关键词: CO2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