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专利技术 > 我国工业化治理黑臭水体有了新思路
我国工业化治理黑臭水体有了新思路
  • www.chemmade.com
  • 2019-03-18 14:17:55
  • 中国化工报
  •   “我们研发的城镇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创新技术及装备项目,既处理了污水,又把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肥料使用,有效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投资和运营成本,为工业化治理黑臭水体提供了新思路。”3月13日,郑州大学副校长屈凌波向记者介绍。

      屈凌波说,该成果由河南商丘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和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3月9日,河南省化工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在郑州大学对城镇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创新技术及装备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专家组认为,该项目采用秸秆热解、冷凝曝气、太阳能雾阵、斜坡土壤吸附等技术构建的城镇黑臭水体治理工艺创新性强,居国内领先水平。

      据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后排放,造成大量黑臭水体,气味刺鼻,生物死亡变异,破坏生态平衡,严重污染环境;同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秸秆焚烧和乱堆乱放,尤其是农村河道堆放严重,从而造成水源污染,成为新时期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项目利用秸秆做原料制造曝气注入污水,遇污水冷凝后,转化变为二氧化碳、生物醋酸在污水中均匀散发,迅速将含有刺鼻臭味的氨态氮转化为无臭味的硝态氮,并杀死废水中的病菌、大肠杆菌等病毒。”屈凌波说。

      据了解,该项目的另一大亮点是在河道斜坡上种植高光合的草,利用太阳能将污水抽至河岸斜坡,草吸收污水中的氮磷,降低污水的化学需氧量,再将沉积下来的悬浮物制作成有机肥,从而提高水质。

      屈凌波说,此技术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在河道斜坡上种植的高光合、高产量植物既可以作为牧草发展养殖业,还可以代替树木用作造纸、板材以及有机质培养基等的原材料,一亩湿地的经济效益相当于几亩农田,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目前,该技术成果已在河南省宁陵县下清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中实施应用,并通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验收,达到了治理城镇黑臭水体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 文章关键词: 污水处理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