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正将罗望子壳转化为EV储能材料
www.chemmade.com
2021-07-15 14:15:58
cnBeta.COM
据外媒报道,除了电池,许多电动汽车现在还利用超级电容器来完成一些任务如在加速时快速提供电力。多亏了一项新的研究,这种设备的一个关键部件可能很快就能从废弃的罗望子壳中制造出来。虽然罗望子在北美和欧洲等地并不常见,但在亚洲和其他地区却被大量食用。
另外虽然罗望子的外壳是可堆肥的,但它们却经常被丢弃到垃圾填埋场中。
为了寻找这种壳的高价值用途,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开始利用它们作为碳纳米片的源材料。据悉,碳纳米片可在超级电容器中存储电荷。该项目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牵头,印度阿拉加帕大学和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参与其中。
科学家们首先清洗了从食品工业中提取的废物罗望子壳,然后将其在100?C的温度下干燥约6小时。之后,将洗净干燥的壳磨成粉末并在无氧条件下在700至900?C的熔炉中烘烤150分钟。
这样做可以将粉末转化为碳纳米片,这是一种超薄的碳层。罗望子壳特别适合这项任务,因为它们都富含碳且结构多孔--这种多孔性增加了纳米片中的碳的表面积并允许它存储更多的电。
此外,罗望子碳纳米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跟用常用的大麻纤维制作纳米片的过程相比,这种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更少。在这个过程中,纤维首先要在超过180?C的温度下加热24小时,然后在像罗望子壳一样的熔炉中烘烤。也就是说,研究人员现在正试图减少这项技术的能源需求,同时研究其他使其更环保的方法。他们还希望扩大技术规模以用于碳纳米片的商业生产。
文章关键词:
碳纳米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