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动态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技术动态 > 中石油VOCs处理催化剂装置开车成功
中石油VOCs处理催化剂装置开车成功
  • www.chemmade.com
  • 2020-07-16 15:45:50
  • 甘肃能源化工
  •   7月1日,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低温催化氧化法VOCs处理侧线装置”经过近3个月的筹备,在兰州石化公司橡胶厂丁苯车间一次开车成功。反应温度300℃,VOCs入口浓度1164mg/m3时,出口浓度小于30mg/m3,脱除率达到97%,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VOCs是国家三大攻坚战之一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重点整治的污染物。环境中的VOCs超标,会导致皮肤过敏、头痛、咽痛等症状,其中包含的很多致癌物质,会伤害人的肝脏、肾脏、大脑以及神经系统;VOCs还是造成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15年以来,国家和地方都明显加强了VOCs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体系的制修订工作,先后出台了20多项标准规范,严格控制其排放。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在工艺有组织排放、工艺无组织排放、等13类源项存在大量VOCs的排放,减排任务艰巨。处理技术中RCO(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是主流技术,而催化剂是技术核心。鉴于VOCs处理的迫切需求,在小试研发成功的基础上,石油化工研究院与兰州石化公司于2018年6月在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共同立项,针对兰州石化公司橡胶厂丁苯车间干燥尾气进行催化氧化法VOCs处理侧线试验。

      兰州石化橡胶厂丁苯车间干燥尾气目前采用RCO进行处理,使用的是国外催化剂,该催化剂每方售价150万元,需6年更换一次。针对现有丁苯车间的干燥尾气,VOCs侧线装置的设计处理量为16m3/h,装填催化剂750cm3,考察自主研发催化剂的适应性、放大效应以及稳定性,并与国外催化剂进行实时对比,以期发现自主研发催化剂的优劣,加快后续的开发速度。

      目前中国石油尚无自主研发的VOCs处理催化剂,外购或进口催化剂成本高,亟需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OCs处理催化剂来满足VOCs治理的需求。仅兰州石化排出的含丙烯腈废气、橡胶尾气的工艺废气,总计约16万m3/h,催化处理大约需要10m3催化剂,改用自主催化剂,就可节约经费400万元以上,该催化剂成功研发是落实我院提质增效三大行动的具体体现。目前,项目组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后续的参数优化试验。
  • 文章关键词: 石油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