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动态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技术动态 > 研究人员揭开钴酸锂材料性能提升机理
研究人员揭开钴酸锂材料性能提升机理
  • www.chemmade.com
  • 2019-06-27 14:24:47
  • 中国化工报
  •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特别是5G手机等对锂电池续航时间和体积要求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升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成为关注热点。近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清洁能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采用Ti、Mg、Al三种元素痕量掺杂,使锂离子电池正级材料——钴酸锂在4.6V高电压的充放电过程中,循环稳定性和倍率特性得到极大提升。

      据研究人员介绍,提高钴酸锂电池的充电电压可以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此前其充电截止电压已从1991年最早商业化时的4.20V逐渐提升至4.45V,体积能量密度也已超过700Wh/L。随着充电电压的提高,钴酸锂材料会逐渐出现不可逆结构相变、表界面稳定性和安全性能下降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多种元素痕量掺杂的手段对钴酸锂材料进行改性,以提升其在高电压充放电过程中的稳定性。

      该团队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机构合作,系统研究了Ti、Mg、Al痕量掺杂对钴酸锂材料性能提升的作用机制,揭示了不同掺杂元素对材料性能改善的独特作用。

      研究团队探索了不同掺杂元素在材料颗粒表面及体相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材料合成条件下,Mg和Al元素更容易掺杂进入材料的晶体结构中,而Ti元素则倾向于在钴酸锂颗粒表面富集。进一步研究显示,掺杂进入钴酸锂晶格的Mg、Al可以抑制4.5V高电压充放电时出现的结构相变,而结构相变被普遍认为是导致钴酸锂材料在高电压充放电下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随后,Ti元素能够为钴酸锂颗粒提供良好的界面接触,从而提升材料的倍率性能,并有效地抑制高电压下材料表面氧离子的氧化活性,从而减缓高电压下材料与有机电解液的副反应,稳定材料的表面。

      钴酸锂是最早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电极压实密度,使用钴酸锂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最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因此钴酸锂是消费电子市场应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

  • 文章关键词: 钴酸锂材料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