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距印度商工部2025年8月14日公布进口PVC反倾销终裁已过去三个月,市场普遍担忧政策新生变化,外商认为印方综合多种原因及减轻其制造业负担等因素或不执行此前进口PVC征收反倾销的政策。据隆众资讯调研尚未有官方正式消息发布政策变化,但据日韩、中国台湾地区及大陆相关反馈来看,该政策有概率将不再执行,且受此影响12月PVC预售报价面临下调压力。(最新消息相关诉方表示表示印度财政部未接受商工部的征税裁决以“无措施、不征税”结案。)
全球贸易格局推动 印度启动反倾销调查始末
全球疫情褪去,但全球经济增速逐年放缓,主要制造业出口地区面临高成本及需求竞争的双向压力,叠加全球PVC供应领域因各种不可抗力及海运影响,PVC出口格局发生微变,中国大陆地区PVC产品性价比及充足稳定的供应快速出口至全球各地,尤其印度市场因需求远高于自身产能供给,疫情后中国对印度市场PVC出口连年上升。然在全球经济拖累下,印度本土企业为保护自身产业,自2024年3月26日起对原产于中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PVC悬浮树脂启动反倾销调查,印度商工部于2025年8月14日公布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其中,中国大陆税率为122-232美元/吨(主要出口商适用140-177美元/吨),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如中国台湾地区22-205美元/吨、日本49-148美元/吨)。据市场调查,按照此税率将导致中国PVC价格优势消失,预计将对印出口PVC量造成挤压。
弥补供应缺口 中国PVC为全球添砖加瓦
根据全球主要PVC产区产能及区域内消费量来计算,如图1所示,东北亚、北美、欧洲PVC供应充足,尤其东北亚、北美拥有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全球PVC产能集中地,且区域及周边消费充足,叠加工艺与成本优势,PVC产业快速发展,产能不仅满足本土还将对外出口,欧洲地区虽产能较高,但因俄乌冲突以来生产成本偏高,实际开工率不足,区域内甚至还需少量进口补充。
东南亚、印度大陆、南美、中东、非洲等地则因PVC产能较少,且经济增速较快基础建设需求旺盛,PVC产能远不足自身需求,成为全球PVC进口进口集中地区。正是在如此趋势下,中国PVC产业借助自身稳定供应,相较于区域内及远洋市场竞争下脱颖而出,为产能不足地区弥补产业短板,2025年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
政策风向多变 PVC出口任重道远
19日相关诉方表示印度财政部未接受商工部的征税裁决以“无措施、不征税”结案。对于中国PVC出口仍将是机遇,年内PVC出口或将突破345万吨,2026年出口市场大有可为。
但我们仍需看到,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下,进出口贸易壁垒仍呈现多发趋势,及PVC海外主要出口的竞争对手成本优势,未来出口之路仍坎坷,需在规避政策的同时,分散出口风险,注意海运变化带来的成本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