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呈现震荡上行趋势,且上涨幅度较大。具体来看,初期沙特调降10月对亚洲原油售价超出预期,加之美元出现大幅反弹,且中国宣布将组织投放储备原油,多重利空影响下,原油价格一度下行。后期飓风及热带风暴导致的美国墨西哥湾原油减产且恢复缓慢,引发供应担忧,再加上EIA原油库存降幅超预期,对油价走势提振明显,国际原油涨幅不断拉大。受此影响,变化率由负向转入正向区间发展,且幅度持续拉宽。
据测算,截至9月18日第十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72.94美元/桶,变化率为1.87%,国内零售价如期兑现上调,汽柴油分别上调90和85元/吨,折升价89#0.07元,92#0.07元,0#0.07元。由于近期国际原油上涨幅度明显,进入新一轮计价周期后,变化率依然维持正向发展。据测算,调价后首个工作日变化率幅度将在2%附近,对应调价幅度90元/吨。但后期国际原油上涨动力减弱,新一轮发改委调价搁浅与小涨概率并存。
国内市场来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对市场心态提振明显。另外,山东地区炼厂受环保督查影响,部分厂家一度出现降量和停止出货现象,对整体资源供应有一定影响。再加上,当前处于需求小旺季,尤其柴油方面,北方地区秋收秋种启动,农业用油增加,以及大型户外工程、工矿企业等开工提升,带动柴油刚性需求向好。而即将到来的中秋以及十一小长假,亦给汽油市场带来一波补货需求。多重利好支撑下,主营以及地炼出货量攀升,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柴油需求旺盛,价格涨幅远大于汽油。截止9月17日,国内主营柴油均价较上一调价窗口大涨578元/吨;92#汽油均价较上一调价窗口上涨226元/吨。
后市来看,国际原油上涨动力不足,消息面对后期行情支撑减弱。另外,中下游前期备货基本到位,再加上当前汽柴油价格已涨至高位,用户大单采购风险增加,入市操作减量,主营单位以及地炼出货逐步转淡,价格下行压力增加。但考虑到双节带动下,私家车出行频率以及出行半径增加,对汽油需求仍有支撑。而柴油方面,下游行业仍处于赶工期,整体开工负荷将居于高位,市场需求依然较为旺盛。刚性需求支撑下,下游用户库存消耗速度提升,整体补货频率将增加。由此来看,短期内市场需求对后市走势仍有支撑,国内汽柴油价格下跌幅度有限。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