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产品资讯 > PC上半年价格大幅走低 创历史最低水平
PC上半年价格大幅走低 创历史最低水平
  • www.chemmade.com
  • 2020-11-19 14:12:05
  • 隆众资讯
  •   2020年全球疫情背景下的大宗商品市场,“黑天鹅”事件频现,酚酮产业链产品的行业景象也各显不一。其中丙酮及双酚A整体高位运行、利润丰厚,而作为最接近终端消费的下游产品PC,在扩能期与疫情双重因素夹击下,又经历了哪些风风雨雨,下面让小编为大家一一盘点。

      1. 上半年价格大幅走低,创历史最低水平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国内PC市场超低下跌,其中4-5月份期间先后两次探底,年内最低价格:华东市场注塑级低端料参考商谈11350-13450元/吨,中高端料商谈12600-15000元/吨,创历史最低水平。

      1月,节前市场有限,超长假期滞涨整理。受到春节期间国内疫情因素影响,节后买卖双方复工延迟,盘整期持续至2月中旬。2月中旬-3月底,多重利空接踵而至,市场步入持续下滑通道。2月中旬起,PC厂商及中间商陆续返市复工,经历超预期累库存周期,整体库存及资金压力巨大;而下游需求启动滞后,且工厂复工后“招工难”突出,因此2月中下旬下游厂商采购量十分有限。该阶段内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尽管多家PC工厂存停工、减产操作,行业总体开工仅在3-4成,但仍未能有效支撑PC市场,行业价格连续下挫。进入3月,国内疫情逐步得以控制,下游工厂复工复产率明显提高,但海外疫情爆发,加之国际原油暴跌,再度冲击市场心态。国产厂商出厂竞相下调,进口料市场报盘也随之接连走低,下跌行情持续至4月上旬,中旬短暂反弹后再度回落。

      2. 年内原料创新高 PC行业艰难求存

      2020年,上游丙酮及双酚A整体高位运行、利润丰厚,而作为最接近终端消费的下游产品PC,年内行业价格创历史最低水平,企业亏损难以收窄,尽管行业开工持续低位,但依然未能有效提振市场价格。年内PC与原料走势保持较高一致性,两者价差持续处于偏小水平,其中6月下旬-7月初阶段,最小价差一度达到1600元/吨,企业亏损严重,后逐步扩大至3000元/吨以上水平;而9月份以来,双酚A攀高不止至12700元/吨,创年内最高水平,但PC涨幅相对有限,两者价差迅速收窄。另外,非光气生产工艺企业同样受到DMC涨价带来的高成本困扰,因此9月中旬,PC行业亏损较上阶段有增无减。

      截止到9月18日,华东市场双酚A收盘12700元/吨,某国产PC收盘14150元/吨,两者价差仅为1450元/吨,另外DMC收盘11300元/吨,较7月底涨幅达到94.83%。原料高位而PC僵持难涨,生产企业亏损压力巨大。尽管10月后PC市场价格不断推涨,但原料双酚A呈现同步上涨态势,因此两者价差依然呈现偏窄态势,另外11月DMC再度大幅反弹,PC生产企业盈利困难。

      3. 行业开工持续低下

      从近两年国内PC行业开工情况来看,2020年国内PC行业开工大幅低于去年水平。据隆众资讯统计,2020年上半年国内PC产量约为40万吨,同比减少约10万吨,预计全年产量或在90万吨,同比下降10%。

      首先,新装置运行持续不稳。濮阳盛通聚源13万吨/年PC装置19年底投产后,上半年基本维持单线运行状态,一定程度拉低行业开工水平。

      其次,低迷行情对生产企业形成巨大压力,部分主动/被动停车(或提前执行年内检修)。2020年春节后,行情持续低迷,四川中蓝国塑10万吨/年PC装置2月中-3月下停车,湖北甘宁7万吨/年3月中旬停车至今,利华益维远13万吨/年PC装置4月15日-5月15日提前进入检修期,另外浙铁大风10万吨/年PC装置5月中旬短暂停车。企业的主动或被动停车,均拉低了当期行业的开工率。

      再次,低位价格背景下,国内PC企业多选择减量保价,整体开工维持低位水平(4月份以来多数国产企业开工基本在5-6成),也导致行业开工持续走低。

      此外,科思创45万吨/年PC装置5月上旬开始进入轮线检修期,而其2019年并未执行此计划,也在一定程度拉低今年行业开工水平。

      4. 下半年市场持续上涨,11月迎来涨价高峰

      进入2020年下半年,国内PC市场波动趋缓,整体呈现筑底态势,7月末8月初,市场开始步入上行通道,并持续至11月份,其中10月份以后呈现加速上涨态势,11月中上旬涨幅更是创历史最高水平。截至11月17日收盘,华东市场注塑级低端料主流收盘21350-23250元/吨,中高端料商谈23500-26250元/吨,较4月份年内最低水平上涨9250-11500元/吨,涨幅62.5%-95.83%,创2019年以来市场最高记录。

      3季度以来,国内PC行业开工持续低位,工厂方面多无库存压力,而上游原料双酚A持续攀高,对PC价格形成巨大成本压力,因此厂商联袂挺涨操作为主;而进入11月,涨价气势有增无减,厂商分别于11月9日、17日当周连续大幅上调出厂价格,累计最高涨幅分别达到3200元/吨、4000元/吨,调涨幅度同样创历史最高水平,但受原料持续追高影响,行业依然盈利困难。

      5. 年初下游护目镜行业惹眼

      年初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护目镜作为紧缺医用物资,得到了公众的高度关注。护目镜是PC下游消费行业之一,其主框架原材料全部为PC。聚碳酸酯(PC)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抗冲击性、抗氧化性能和自由染色性,强度高,机械性能、热塑性好良好,比重轻(是目前用于镜片的最轻材料),是护目镜的主要制造材料。据调研,高粘PC材质最佳,例如科思创ET3113、利华益WY-106BR,中粘通用料也可。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护目镜行业占PC下游的消费比例不足1%。2020年1月中旬以来,武汉事件导致国内护目镜需求大增。据不完全调研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国内仅医用护目镜的平均日需求量就达到了3-5万副,截止到2月8日,扣除因物资不足导致部分消毒后循环利用数量,估算总需求量约为25万副左右。此外,普通护目镜也受到了民众的追捧,各地药店及网店“一镜难求”。根据护目镜的尺寸大小,对原材料PC的单耗为20-40g/副,估算近期医用护目镜对PC产生约10吨左右的消费量,而普通护目镜企业开工受限,因此护目镜行业暂时难以对PC需求有明显拉动。

      但伴随事态的持续,未来一段时间内,护目镜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这难免将对2020年PC下游消费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据统计,护目镜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劳保、医疗等特殊行业。据隆众资讯不完全调研,国内现有护目镜企业近400家,一半以上分布在华东、华南地区,华中、华北等其他内陆地区也有部分企业分布。受到武汉事件影响,国内医用护目镜等医用物资严重短缺,各地规模以上大企业纷纷将工人召回积极生产补货。还有一问题值得关注,目前市场针对医用级别的护目镜的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才能生产,所以后期国家是否放开一部分企业进行投产值得关注。

      6. “一盔一带”炒涨PC行业

      为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带来危害,5月中旬,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部分省市6月1日起开始严查。

      从2019中国自行车产业大会获悉,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2.8亿辆,均位居世界第一。预计在2020年-2022年,我国电动车市场将出现一个销量峰值,峰值上限在4500万辆/年。但过渡期结束后,在政策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电动车市场的整体销量将会回落到现有水平,并将在2300万-2500万辆/年的水平保持稳定。

      不管是揭面盔还是普通的半盔,都会配有一个头盔面镜,以保护骑手免受风沙、雨水和飞虫的侵袭,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有效保护骑手面部。PC具有高透明度、高抗冲击性等一系列优点,是头盔面镜的最佳材质。据隆众资讯调研:一个500g左右的头盔中,PC用量在100-150g区间。

      在上半年超长探底行情、行业暂无新增产能、且PC与原料价格剪刀差极小背景下,“一盔一带”消息释放,再度触动市场炒作按钮。华南市场多个型号涨幅近千元,其他多数涨幅超过200元/吨;华东市场暂时相对谨慎,总体波动较为有限,但进口料也一改上周萎靡走势,多数涨幅超过100元/吨,国产料暂时观望厂商报价指引为主。

      尽管目前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2.8亿,但鉴于部分居民已经购买头盔和有些地区已经实施了“一盔一带”政策,此次政策对头盔的实际需求量可能大大低于理论值。若按照1亿个头盔的需求来测算,PC总用量最多在1.5万吨,仅占2019年年产量的1.5%左右,影响较小。据了解,市场可用作头盔面镜的PC以10融指左右通用料为主,2-3融指的板材料也可。


      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PC价格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