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应过剩风险加剧 年内丁烷法新增产能延期投产
2019年内
顺酐暂无新增产能释放,新上马装置投产时间全部延期。其中,盘锦联成建成的8万吨/年顺酐装置仅开一条4万吨/年生产线运行,另一套投产时间暂时计划2020年投入生产。同样的,山东晨曦石化5万吨/年顺酐装置建成且已经具备开车条件,本计划于2019年初投产,但受顺酐行情长期低迷叠加自身公司资金流动因素所限,年内未如期投产,具体开车时间暂不确定。对比2018年,2019年国内顺酐新增及计划新增产能明显减少。
就后续来看,除盘锦联成及山东晨曦两项产能未释放之外,安徽中普计划2019-2022年间投建20万吨/年顺酐产能,目前其配套的烷基化装置及一套5万吨/年顺酐装置已经建成,另外,惠州宇新计划在2020年下半年建成一期装置,2期总共建成30万吨/年国内最大的顺酐装置。由此影响之下,顺酐总体供应量预期以持续增长为主。
2. 国内顺酐价位长期处于偏低水平徘徊 均价明显低于去年
2018年国内顺酐华东市场均价在8710元/吨左右,而截止稿前,2019年为6753元/吨左右,同比下降23%附近。年内顺酐行情总体偏低迷,多数时间价位处于7000元/吨以下水平,且行情波动幅度很小,最大价差仅在2000元/吨附近。
年内由于中美贸易战持续加码,国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叠加国内环保安监等因素影响之下,终端需求量萎缩明显,出口方向虽有增长,但幅度终究有限,总体需求仍以减少为主。而就供应端来看,企业长期处偏高开工水平,生产量对比去年变化程度不大,市场供应趋于过剩,叠加外围长期偏空背景之下,业者长期处于谨慎操作的状态,仅在少数时间点,受原料端或供应面利好带动,行情稍显向好波动出现,但终因阻力太大,市价以快涨快跌为主,幅度十分有限。
3.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7”
201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5月中旬暴涨至6.85以上高位后,8月5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报7.0507,为2015年“811汇改”后首次“破7”。时隔3个月,11月5日人民币汇率盘中走势强劲,接连升破7.03、7.02、7.01等,收盘价报6.9975,为8月5日汇率“破7”后首次“返6”。
国内
顺酐长期严重供应过剩,近年间一直属于主要的出口型产品之一。人民币贬值使得国产货更具价格优势,对于国内化工品出口形成较强利好,助推2019年我国顺酐出口量突破近五年新高。
4. 三季度沙特油田遭遇无人机轰炸国际原油价格暴涨
2019年9月14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油田遭到无人机攻击,造成沙特产油量每日剧减570万桶,接近全球产油量的6%。受此影响,美国东部时间周日晚间纽约商品交易所电子交易系统开盘后,WTI暴涨15%以上,随后布伦特原油期货开盘后即上涨近19%,创30多年来最大百分比涨幅。
国际原油行情变化对化工行业影响很大,因其为主要的石化原料,众多下游产品受其影响生产成本上升明显,易引发市场看多情绪飙升,其中不乏有炒作心态出现。就顺酐方面而言,原油爆涨助推顺酐市价涨至本年内最高价位,其中华东市价约至7900-8000元/吨附近。
5. 美联储年内三次降息
10月30日下午,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1.50%-1.75%,这已经是美联储自今年7月和9月后,年内第三次下调利率。美联储当天结束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称,9月份以来的信息显示,美国经济活动保持温和扩张,家庭支出增长强劲,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仍然走弱。美国整体通胀率和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通胀率仍低于2%的目标。鉴于全球形势对美国经济前景的影响和温和的通胀压力,美联储决定降息,但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6.江苏化工“风暴”来袭!不达标企业:立即关停、搬迁
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正式下发《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提出“依法依规推进整治提升”、“压减沿江地区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压减环境敏感区域化工生产企业数量等严厉举措”。这意味着,“3.21”盐城响水爆炸之后,江苏化工“风暴”正式来袭,今明两年,大量化工园区、化工企业面临整治、搬迁、关停的命运!
具体来看,《方案》要求压减沿江地区、环境敏感区域和化工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的数量。沿长江干支流两侧1公里范围内且在化工园区外的化工生产企业原则上2020年底前全部退出或搬迁。对确实不能搬迁的企业,逐一进行安全风险和环境风险评估,采用“一企一策”抓紧改造提升;对化工园区内的企业逐企评估并提出处置意见,凡是与所在园区无产业链关联、安全和环保隐患大的企业2020年底前依法关闭退出。严禁在长江干支流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
太湖一级保护区内、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和通榆河清水通道沿岸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企业,以及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内的企业,2020年底前基本关闭或搬迁。
压减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加大园区外企业整治、压减、转移、转型力度,安全风险高、环保管理水平差和技术水平低的企业2020年底前全部关闭退出。推动产业关联度高、安全和环保达标的企业搬迁入园,完善化工园区产业链。
除此之外,《方案》还要求压减规模以下化工生产企业的数量,对评估安全和环保风险,不达标的企业需在2020年底前全部关闭退出,鼓励达标企业进入化工园区发展。
7.焦化行业政策性去产能速度加快
7月以来,山西、山东两省先后执行和出台了压减焦化产能的政策。其中山西在极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当下,临汾市政府为早日摘掉大气污染的“黑帽子”,正进行一场史上最严的环保整治,对该市辖区内的“一城三区”钢铁、焦化等5家污染企业实施停产退出。山东省发改委则发布了《山东省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总体方案(2019—2020 年)》征求意见函,要求尽快落实压减焦化产能。另外,早在去年8月7日江苏省就发布了《关于加快全省化工钢铁煤炭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此番两省接连推出压减焦化产能的政策,标志着焦化行业政策性去产能达到了高潮。
作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倒数第一”的山西省临汾市,当前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可谓“马不停蹄”,为落实《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临汾市政府在2019年行动计划中要求,对“一城三区”区域限制类钢铁、焦化共5家污染企业实施停产退出。其中涉及3家焦化企业,焦炭产能总计280万吨。
就国内顺酐行业来看,截止目前,山西地区有三家苯法工艺企业在正常生产供应产品。但受政策性限产影响,四季度内三家长期处于偏低开工状态,其中山西恒强一条1万吨生产线停车,总体开工7成附近,山西龙腾达1条1万吨装置停工,总体开工5成,山西太明长期处于3-4成附近开工状态。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